【摘要】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是指导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特殊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推进普惠优质融合发展为重点任务,以深化特殊教育综合改革为动力,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和健全特殊教育支持保障机制方面重点发力。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提升课堂实效与推动教育变革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在高等融合教育环境下,残障大学生的特殊学习需求与生成式人工智能在丰富教学资源、提升教学互动性、实现教育公平方面的优势结合,为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以思政课教学为例,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动态生成多模态资源、促进教学方法创新、实施智能评估与反馈,可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与教学效果,有助于提升残障学生与健全学生的共同学习体验,实现对学生价值观的精准引导与塑造。然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学应用中仍面临生成的内容质量不易把控、师生应用技能薄弱、数据隐私容易泄露等多重挑战。为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可以从机制建设、师生技能培训、持续追踪管理等方面加以强化,以更加科学、有效地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摘要】 特殊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迅速迈向数字化发展道路。基础教育数字化的良性发展离不开数字正义的制约。受制于相对滞后的发展速度,且因其最容易触及深层次社会问题,特殊教育的数字化发展呈现出了实质维度、程序维度和价值维度的三重数字正义困境,具体表现为实质维度的正义挑战、程序维度的正义难题以及价值维度的正义偏离。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积极响应教育数字化浪潮,需要从价值导向、政策机制、无障碍建设、素养提升、救济制度五维度着手,突破特殊教育数字化发展困境,支持每个儿童真正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真正实现教育领域的全面现代化。
【摘要】 人工智能是推动特殊教育提质增速、实现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二者的融合应用构成了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策略,不仅确保了每位儿童接受公平教育的权益,还加速了特殊教育范式的深刻变革。人工智能在特殊教育领域的赋能,体现了对课程与教学创新的深度优化,促进了医学康复与特殊教育的有机融合,并增强了多方教育主体的协同合作。在未来,人工智能与特殊教育的深度融合应构建以政府为引导、学校为主体、科研为驱动的发展框架,以促进该领域的持续进步与繁荣。
【摘要】 为探讨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领悟社会支持对学习收获的影响,考察专业认同和学习投入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及其潜在类别,采用问卷调查法对493名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领悟社会支持对学习收获有正向预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对学习收获的影响有两条路径,包括专业认同、学习投入的单独中介以及两者的链式中介作用;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专业认同、学习投入变量下存在低认同—低投入型、中认同—一般投入型、中认同—高投入型和高认同—积极投入型4 个类别,领悟社会支持可以预测不同类别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且不同类别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在学习收获上呈现显著差异。
【摘要】 近年来,党和国家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我国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培训质量评价是培训项目的关键一环,培训质量评价指标工具的构建对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以柯氏四级培训评价模式为评价指标工具编制的理论基础,结合对参加过培训的特殊教育教师的访谈文本资料分析,得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质量评价的核心要素,筛选并构建初始评价指标。之后结合专家意见,将指标转化为问卷进行质量检验,进一步修订完善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工具,包括一级指标4 个、二级指标10 个、三级指标34 个。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所占权重,得出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质量评价指标工具。
【摘要】 新质生产力是科学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融合性的生产力形态。它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手段为助残社会工作创造新契机。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助残社会工作呈现出四条创新实践路径:以协同创新为关键路径,培养高素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要素,构建高效率需求评估体系;以模式创新为战略基点,建设高水平数智化助残服务体系;以产业创新为动力源泉,打造高质量助残社会工作新业态,推进我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
【摘要】 绘本因其趣味性和叙事性,在特殊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研究发现,绘本对孤独症儿童的情绪发展、语言发展和社会性发展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如提高情绪理解和归因能力、促进语言表达和理解、提升社交能力等。绘本的干预效果受阅读策略、绘本主题和类型等因素影响。教育干预中,应根据儿童情况选择合适的绘本,优先采用互动式阅读策略,结合多感官教学,并优先使用电子绘本。
【摘要】 亲子互动法作为一种得到实证检验的家庭养育行为干预方法,吸纳了权威型教养、依恋和行为主义理论的相关原理,融合了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循证实践干预技术的精髓,强调家长介入和个性化干预设计。研究证实,亲子互动法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问题行为,对于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父母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也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未来的研究应考虑干预对象的差异性及与其他干预技术的整合,并开展亲子互动法的本土化循证实践研究,以进一步检验其有效性。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国家《“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的“拓展学段服务,加快健全特殊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融合”和《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提出的“支持特殊教育学校职教部(班)和职业学校特教部(班)开设适应孤独症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为未来就业奠定基础”等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心智障碍群体职业
为全面落实《教育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 年)》《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推动美育在特殊教育领域的深入实施“,全国大中小学校特殊教育联盟一届三次理事长会议暨‘以美育人,让每一个学生都出彩’特殊教育美育研讨会”于2025年3月21日至23日在江苏省徐州市举办。本次会议由全国大中小学校特殊教育联盟常务理事会统筹组织,徐州市铜山区教育局、、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育中心及徐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