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建设是中国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提升新时代中国国际话语权,从逻辑向度上来说,是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的有机统一;从价值向度上来说,蕴含着政党、国家、人民三重维度的价值指向;从原则向度上来说,要遵循融通中外、纵观古今、上下联动、知行合一的基本原则;从路径向度上来说,要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人民立场、强化批判反思、广泛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创新发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实现文化自觉的新高度、赋予文化建设的新内涵、拓展文化育人的新视野、提出文化发展的新路径等方面作出了原创性理论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从民族血脉和自信根本的高度定位文化培根铸魂的重要意义、从道德培育和价值引领的角度彰显文化凝心聚气的核心内容、从对内文化建设到对外宣介传播的宽度指明文化学
摘 要:现代化治理是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和有机社会的合力共治。国家、社会和市场是现代治理的三大根本支柱,在人类治理的历史进程中,分别形成了市场中心主义治理、国家中心主义治理和社会中心主义治理三大治理范式。这三大治理动力范式,因其以某一核心力量为中心,其它两个核心力量为辅助甚或缺失,故而难以推动现代治理的有效运转,加上三大治理力量因其本身固有的限度相继出现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社会失灵,从而导致治理不力
摘 要: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新时代党在制度治党的轨道上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举措,诠释出党对于破解大党独有难题的深刻认识。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生成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制度治党思想的坚守继承、对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历史经验的赓续发展,更是新时代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的现实需要。其核心要义包括:建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制度体系,完善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构建不敢
摘 要:卓越的韧性品格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善作善成、屡创伟业的重要密钥。中国共产党的韧性品格体现了责任担当的使命意识、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因变求进的革新思维等基本内涵;呈现了以科学性和人民性生成的原则性、以灵活性和包容性展现的适应性、以牺牲性和抗逆性彰显的斗争性等显著特征。这种韧性品格建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运演、赓续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韧性基因、锻造于党百余年奋斗的
摘 要:中国式现代化既具有世界现代化的一般特征,又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其蕴含的独特的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及其伟大实践,破除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实现了对世界现代化理论的批判性超越和重构。理解和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从价值哲学向度审视这一创新性实践和理论的道义合法性。中国式现代化以人民为价值主体,确立了以“现实的人”为坐标原点、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理想、以
摘 要: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摒弃资本中心式的传统路径,走出的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具有三重叙事维度:历史演进中的社会主义底色、现实超越中的人民中心本色以及未来图景上的文明转场亮色,它们共同构筑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色场域”。在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中国现实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式现代
摘 要:文化消费主义是资本逻辑宰制下的消费主义在文化领域的无序扩张,是由多种心理因素驱动、网络媒体技术裹挟、精神生活虚无主义等因素共同作用衍生发展的新思潮,并呈现出文化消费意识功利化、文化消费产品符号化、文化消费话语潜隐化、文化消费内容娱乐化、文化消费精神虚无化等样态。因此,要实现对文化消费主义的整体解蔽与实践纠治,需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树立正确的文化消费观;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理,
摘 要:不确定性是技术的重要特性,源于知识的不确定性。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技术,同样存在理论、运行机制和功能上的不确定性,而这无疑会给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应用带来巨大的伦理风险。从技术不确定性角度看,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必然是风险防范重于问题解决。然而,传统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侧重于问题解决,更多采用的是“回应式”治理模式。尽管该模式对于问题的善后处理起到了一定的修补作用,但因其滞后性而无法进行事前的风险防
摘 要:反就业歧视事关公民平等就业权的实现。虽然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已经有了较大突破与进展,但仍然无法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制定反就业歧视专门法,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体系,是我国劳动立法领域多年来一直关注的重点议题,当前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为此,应以制定专门法为重点,以合理设定《反就业歧视法》内部结构为关键,构建反就业歧视立法“大”“小”体系。 关键词:就业歧视;《反就业歧视法》;职业歧视
摘 要:强劲的治理合力是驱动新时代村民自治高效运转的根本动力,是村民自治场域对各种治理力量的吸纳和融合。然而在治理现代化转型进程中,村民自治面临党建融入难、“乡政”与“村治”双向回应缺失、多元主体掣肘耗散自治力量等困境。融入式自治重塑了村民自治的自主性、群众性、协商性力量表征,为村民自治持续有效运行和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融入式自治基于“融入性”“互动耦合”“融合共生”的自治策略,实现了党建与自
摘 要:数字救助是新时代社会救助治理的行动目标和发展趋势。数字救助“价值—结构—过程”治理框架的构建,在治理价值上实现了从传统到智治的升级,在主体结构上实现了从单独到多元的连通,在治理过程上体现了从分散到整体的转化。当前,数字救助治理存在着治理价值、主体结构和治理过程的脱嵌困境,致使其功能受限、行动受缚、融合受阻。对此,需要从治理意识、结构优化和过程升级三个方面采取相应举措,实现有效嵌入,以提升社
摘 要:荀子“性伪”论不仅实现了对先儒人性论的整体超越,更具备从人性视角启发治理理论发展的当代价值。“性伪之分”作为“治理何以可能”的前提预设,消弭了“性善”论隐含的两重困境,呈现出契合于治理的理论逻辑;“性伪之合”阐释了治理的可能机制,“辨合”与“符验”的特质呈现了其现实主义品格,更为重要的是“性伪之合”机制以儒家对“治”的诉求,统合了微观的“人性之治”与宏观的“天下大治”;“化性起伪”作为治理
摘 要: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是内蕴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特质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格伦德曼立足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视角,阐发了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中心主义的超越,指出马克思人类中心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以“支配自然”观念为核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旨归的,现代的、扩展的、人与自然双和解的人类中心主义,蕴含丰富的生态意蕴。从思想史视角来看,格伦德曼开创了人类中心主义生态学马克思
摘 要:生态帝国主义作为资本逻辑全球扩张的表现,具有浓厚的精英化特征,其衍生的“四种面相”——“经济至上主义”“技术主义”“生态霸权主义”“西方文明中心主义”,已具备权力的属性,对其理解不能局限于帝国主义的抽象概念,更要关注其权力属性。囿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修正主义、沉浸于对未来制度美妙幻想的乌托邦主义,都无法真正解决生态危机。因此,对生态帝国主义“四种面相”的破解需要回到马克思主义,聚焦生态正义、开
摘 要:在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把握主体的身份变化和发展,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议题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数字身份是指网络主体通过互联网社交网络进行自我活动和相互交往所形成的数据集合和身份标识,是网络主体的自我复制和延伸,更是网络主体现实身份和虚拟身份的同构,实现技术、社会和主体的融合表达。数字身份认同则是指主体对数字身份的体认和理解,在结构上内含了自我身份展示、自我身份
摘 要: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典型代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意味着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产品应用将直接面向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提供生成式的信息获取服务,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系统运行活力提供了新的着力点。然而,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不确定性,其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的风险也大大增加,具体表现为智能工具的类人性威胁教育主体地位、智能程序的效用性消解教育话语价值、拟态环境的渲染性弱化教育对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