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下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副秘书长、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解读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并答记者问。 情况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刘苏社:昨天,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指标。总的看,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奋进、共同努力,一
4月11日下午,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住房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胡子健、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徐兴锋、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司长刘洪生介绍《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情况介绍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 赵辰昕: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推动大规模设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国务院《关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的批复》有关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近日联合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4〕24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高质量推进示范区建设作出部署安排。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就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4〕24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作出系统部署,对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具有重要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4〕24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明确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样板的工作路径,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有序承接中心城区非首都功能疏解、推进首都城市功能重组和布局优化,建设和谐、宜居、美丽的绿色发展高地绘制了总体蓝图,对于推动北京“新两翼”建设取得更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与河北雄安新区形成北京新的两翼,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21年11月,《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正式发布。经国务院同意,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实施方案》(发改环资〔2024〕241号,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的落地和贯彻实施,必将有力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379号,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对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作出进一步工作部署,提出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重点领域绿色发展、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内蒙古要“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推进高质量发展。2023年10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了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印发《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发改环资〔20
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把内蒙古建设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发改环资〔2024〕379号,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为新时代内蒙古加
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赋予内蒙古的战略定位和重大责任。2023年10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再次强调内蒙古要加快落实“五大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我国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概念,为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
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近年来,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人口增长承压挑战。一国人口增长率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但人口素质不断提高,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具有其客观发展规律。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进程中,人力资源的作用尤为重要。研究人口增长面临较强压力国家的人口发展演变趋势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能够为我国以推进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启示借鉴。 一、当前全
通用航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培育和扩大多层次多元化消费需求、激发社会投资的重要发力点。叠加政策和市场机遇,通用航空有望为海南自贸港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同日益增长的通航消费需求相比,海南省通用航空在硬件设施、服务配套、口岸管理、产业体系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建议精准施策,加快提升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水平、创新口岸管理模式、加强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释放通用航空产业潜力,激发海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指出“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命脉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广州大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不断优化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其生物医药产业在2023年国家集群评价中获评优秀,发展水平跻身国家第一梯队。 一、创新生态建设政策不断完善,打造梯次化产业培育体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流通部门“量”的差距较大,“质”的短板明显。流通部门增加值及其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低,流通环节多、主体小、成本高,体系化发展能力不足,价值创造能力远未释放。必须以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为抓手,沿着技术装备突破发展、生产要素创新配置、产业业态转型升级等三大途径,推进现代流通领域数智赋能,夯实流通牵引资源配置基础,优化流通业态转型升级环境,全面激发价值创造能力,推动形成现代流通新质生产力
今年一季度,我国交通运输运行有序有亮点,实现良好开局。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总体稳健,旅客运输再创新高,货物运输稳中有进,运价指数呈现“内冷外热”分化走势。预计今年我国旅客出行需求将持续释放,出行环节在扩大内需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设备更新、智慧交通、低空经济拓展发展新空间,交通领域稳投资与促发展交织互促。应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战略部署和今年经济工作总体安排,对标“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统筹发展与安全
美国招商引资政策对于美国推进制造业回流、保持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我国要充分借鉴美国招商引资政策经验做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外资和招商引资政策,提升招商引资质量。 一、美国招商引资政策的主要特征表现 (一)实施以补贴为主的优惠政策 美国补贴政策主要类型有四项:一是大额支付(Megadeal),指美国的州政府或地方政府向企业发放的单项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补贴,以创造就业岗位、维
近来,日本金融市场出现空前繁荣景象,股市突破1989年历史顶点,引发全球投资者广泛关注。不少人惊呼,日本经济正在摆脱“失去的三十年”。还有一部分观察人士援引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教授关于“日本走出失落需要30年体制改革”的判断,认为日本经济已经走到了重回中高速增长国家序列的时点了。然而,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日本此轮以股市高涨为标志的金融繁荣背后有着深刻的政策原因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人类经济发展与气候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成为全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各国相继做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密集部署“双碳”工作。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城市作为控制碳排放的主战场和政策落地实施的基本单元,是“双碳”战略全面开展的强有力抓手。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加快与经济
2023年10月,德国联邦参议院通过《能源效率法》(以下简称《能效法》),并于2023年11月公布后正式生效。这是德国首部关于节能提高能效的综合性法律。在此之前,德国节能方面的法律规定分散于《热电联产法》《建筑能源法》《能源服务法》《能耗标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 一、德国《能效法》的核心内容 (一)控制能耗总量并分解到地方 《能效法》为德国设定了能耗总量下降目标,明确到20
广西平孟、龙邦、硕龙和水口口岸是我国对越陆路边境口岸中值得重点关注的“成长型”口岸,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成绩显著,在对越经贸合作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越进一步深化和提升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具有战略意义的中越命运共同体的战略背景下,应高度重视“成长型”口岸的高质量发展,强化新时代对越口岸和沿边产业园区系统规划布局,加强与东兴、凭祥等相对成熟的陆路边境口岸,北部湾门户港等水运口岸、航空
2022年11月30日,由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开发的对话式大型语言模型聊天机器人程序ChatGPT爆火,上线5天注册用户即突破100万,上线两月已获1亿月度活跃用户,成为历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据在线课程供应商Study.com的一项调查显示,截止到2023年1月,美国89%的大学生利用ChatGPT应付作业,53%的学生用其写论文,甚至有人因此拿了最高分,一些学校不得不全
保障房建设是实现“居者有其屋”的重大民生工程,长期看将深度影响房地产发展模式,同时发挥着刺激消费、带动产业发展等基础功能。2023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同年12月,新一轮保障性住房规划建设启动,重点聚焦“两类群体”保障工作、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及封闭管理相关事项。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所社会调查课题组对全国10个省(市)共24个城市的城市居民展开问卷调查,
人才评价是人才识别、发现、培养、管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推动人才个体发展和人才创新的重要手段,在推动人才培养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工程咨询行业存在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导向不够明显、评价标准不够明确、评价应用不够全面等问题,建议遵循人才成长规律设立不同成长阶段的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标准,以评促进,推动工程咨询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发展。 一、工程咨询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
招商引资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实地走访山东、河南、陕西多个县(区)后发现,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受到县域各部门高度重视,主动作为、靶向发力、优化环境,推动县域招商引资提质增效。但招商“热辣滚烫”的背后,县域招商“内卷化”严重、产业规划不明晰、招商人员专业度不高、营商环境和要素保障不足等因素成为制约县域招商引资成效的“硬伤”,不利于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议从国家层面规范
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改革(以下简称“总量改革”),是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客观需要,是推进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分类改革的点睛之笔,能有效释放“人才红利”并带来多重涟漪效应。现行的总量管理制度,严重背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水平,背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的改革方向。宜借鉴上海三大机制创新经验,坚持“两不靠”原则,兼顾激励与约束,放管结合、分类优化工资总量管理制度,以现代化管理助力事业单位焕发新活力、
职业年金是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在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的指引下,中央单位职业年金自2018年7月启动,至今已经五年多时间。中央单位职业年金的实践,不仅符合养老金的国际成功经验,还依据中国特点进行了本土创新,意义明显。 一、国际趋势和本土创新 (一)建设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提升退休收入替代率,是国际普遍趋势
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空间指南。当前,地方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科学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有效解决了乡村建设无规划、乱规划、被规划等问题,但也存在一些阶段性难点,需要抓住关键、创新方式、强化举措,夯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空间支撑。 一、全面探索村庄规划编制有效路径 (一)以系统观念统筹村庄规划全流程编制 地方坚持系统观念,从现状调
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培育从事粮食生产和服务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关系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在江苏、广东等发达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渐成种粮主体,有效弥补了小农户退出对粮食安全造成的不利影响,为解决“谁来种地”问题提供了经验办法。今后随着50岁以上种粮农户逐步退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我国粮食生产的作用将更加突出。发挥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稳粮增效作用,亟需加快解决当前种粮面临的“五大困境”。
平台经济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在要素整合、流量锁定、税收沉淀、产业带动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已成为区域竞争的重要“角力点”。江苏省平台经济工作座谈会指出,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中,平台经济大有可为。总体来看,江苏以工业互联网、网络货运为代表的生产性平台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涌现出一批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头部企业和具备发展潜力的新兴力量。但与浙江等先发省份相比,江苏平台经济在创新赋能、企业
习近平总书记调研黑龙江时多次指出“要向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要发展”。黑龙江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底蕴深厚,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要求,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供需对接,消除科技成果向实体产业转化的堵点,提高服务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打造适宜的政策环境,加快助推科技成果产业化,更好服务于国家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黑龙江省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情况 (一)科技成果总量波动增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德州市夏津县创新推出水生态“治、用、保、活”模式,深入推动水环境系统治理,绘就水清岸绿景美生态画卷。2023年,县内主要河流省控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改善幅度位列全省第4位。2024年,夏津县黄河故道水保工程获评山东省首批水利遗产,夏津县入围全省生态环境领域真抓实干成效明显拟督查激励名单。 狠抓精细管理,用好“
【本刊讯】 为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培育壮大万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4月25日,陕西省发展改革委举办了陕西省2024年高质量项目“政银企”对接系列活动暨产业创新集群主题专场。委党组书记、主任孙喜民出席会议并讲话,委二级巡视员刘晓军主持会议。 会上,孙喜民介绍了《陕西省高水平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他指
榆林市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化工基地,肩负支撑国家能源战略安全和发展地方经济的双重使命。纵观四十多年来,民营经济为繁荣城乡市场、拉动资源开发、加快产业培育、促进城乡就业、提高群众收入、推动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了榆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为有力促进多元经济主体协同发展,我们开展了专题调研并形成了如下报告。 一、榆林市民营经济发展总体情况 近年来,榆林市委
山东省滨州市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企业贡献了超九成的市场主体数量、超八成的税收、超七成的GDP、超六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滨州市委市政府树牢“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让老百姓满意”的理念,深入实施“成就企业家梦想”行动,持续深化“六个一”暖企服务,积极落实上级部署、抢抓政策机遇,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滨州市民营经济发展现状 (一)企业规模“大” 全市民营企业个头大、体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