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象丰满”是高考作文评分标准的发展等级中关于“丰富”的具体要求之一。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多种表现手法,或正面、或侧面描写人物形象,使自己笔下人物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具有特色、充满个性,并借此展示其独特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真切感人。 路 神 侯发山 入了冬,日头也怕冷似的,早早躲进了山坳里。下午一放学,小杨就背起书包急慌慌地往家赶。小杨
文本呈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捉迷藏 刘亮程 我不知从什么时候离开了他们——那群比我大好几岁的孩子。好像有一只手把我从他们中间强拉了出来,从此再没有回去。① 许多年后的一个长夜,我躺在黑暗中,四周没有狗叫驴鸣,没一丝人声。这时候,一群孩子的喊叫声远远响起,越来越近、越来越近。② 他们在玩捉迷藏游戏。还是那一群孩子。有时从那堆玩泥巴的尕小子中加进来几个,试玩两次,不行,再回去玩
如果说盛唐是大唐王朝的青春时代,那么李白就是王朝青春的头号代言人。幽燕大地见证了李白非同一般的青春年华,李白也为盛唐之音奏响了青春的主旋律,为这绝美乐章平添了几许异域风情,带来新的惊喜。 据学者考证,李白一生曾两赴幽燕。第一次是在开元二十一年(733)的秋季,还是懵懂少年的李白怀揣立功疆场、一鸣惊人的宏愿,向着燕赵大地出发了。他追忆道:“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马,锦带横龙泉。寸心无疑事
坐在考场准备答题时,古代考生与我们现代人都将面对同一个灵魂拷问:这考卷上到底写的是什么?为什么我没复习到的部分都出现了? 这种一头雾水的考题大多数都是唐代的经帖、宋代的墨义,相当于我们现代人的填空题。就拿唐代的经帖来说,考题主要是为了考查考生们对于经典知识的熟悉程度,也就是考生的记忆力。这种考题一般是遮掩经书的前后文,只留下一行,裁纸为帖,贴住其中几个字,考生要把这几个字写出来。 宋代的墨义也
素材 A 大叶榕下的青春课:榜样精神照进语文课堂 头顶着啾啾的鸟鸣,2025年5月9日10时,一堂特殊的现场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同心广场有300年树龄的大叶榕下开讲。 反映黄文秀事迹的文章《青春之光》于2024年9月正式编入义务教育语文统编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并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启用。此次现场课是《青春之光》正式编入语文教材后的首次实践性教学探索。 5月9日,《青春之光
素材 A 吴 焰 雨夜“拦窨救人”的程飞群 安徽阜阳市,强暴雨袭击城区,街头多处积水。接孩子放学的程飞群在齐膝深的水中一脚踏入被雨水冲走井盖的窨井。头顶即将没水,千钧一发之际,素不相识的小伙紧急伸出援手,帮助程飞群逃过一劫。惊魂未定的程飞群没有离开,而是撑着伞伫立在窨井旁,出声示警,不少市民也加入守护,制作警示标识。随后,市政人员紧急赶到,大家共同排除了险情。程飞群说:“陌生人的帮助让我相
实战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昼是夜的告别,死是生的告别,告别是生活的常态。对于告别,悲观的人说“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乐观的人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达观的人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其实,每一场告别,都是一次重启。我与旧事归于尽,来年依旧迎花开。保持那一份热爱,奔赴下一场山海,过往虽难忘,未来更可期。 春光复始,适常如斯。我们,即将告别
有人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被期望去成就一番事业,可在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我心中萌发一种想法:“有心的地方,便有美丽的风景。”真正的风景,由心创造,因为我知道,只有自己创造的方能长存于心。 美丽需要创造,更需要用心去思考,有一颗无畏的真心方能成就别样的美丽。面对他人不愿去的地方,面对满脸惶恐的孩子,她报以最诚挚的微笑,在这片充满伤痛的土地上,她用无畏的心和瘦弱的肩膀撑起
古桥、老街,在这飞速流转的世间渐渐销声匿迹。而青瓦片片,温润小巧,每一片都满载独特而珍贵的回忆…… 驻足桥面斑驳的老街古桥,眺望远方,眼前朦朦胧胧……不由回想起儿童时那段无忧无虑的岁月。在钢筋水泥的层层大厦中,留存在心间的记忆,现如今又该去何处找回? 记忆中的家乡,有很多很多老旧房屋。它们错落有致地分布于小小的城镇,在常年细雨蒙蒙的家乡,老房子的轮廓若隐若现,更增几分仙气。当时房屋顶上,并没有
文题速递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著名的“洞穴之喻”:设想一群囚徒生活在洞穴里,他们被锁链束缚,不能转头。在其身后有一堆火,囚徒和火的中间有一堵矮墙,矮墙背后有人举着各种木偶走过,火光将这些木偶投影在囚徒对面的洞壁上,形成各种影像,囚徒一直认为这就是事物本身。有一天,某个囚徒转头看到这些木偶,惊觉原来看到的是幻影。在痛苦地挣扎后,他终于接受了这一事实。后来他被带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