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集 漫步不同城市,艺术正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融入日常:在重庆,江畔音乐会的琴声与粼粼水波共振,将流动的音符融进山城的晚风;在山东枣庄,台儿庄古城的演员们化身商贾、船工、文人,在街巷、码头、商铺间自然表演,让游客一览大运河的千年繁华盛景;在吉林长春,南岭净水厂的老厂房上演“变形记”,沉浸式戏剧在此打破舞台界限……从景区的沉浸式旅游演艺项目,到商业街区、产业园区、文博场馆等城市空间的特色演出,这些
文本呈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题木兰庙 杜 牧 “智读”文本 这首怀古咏史绝句写得很有特色,一没有引用典故,二没有发表议论,而是通过对人物形象的生动刻画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塑造了一位光彩照人的巾帼英雄的形象。诗人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女英雄的思想境界推向高峰,从而突出了这首诗的主旨。诗人一开头就用一个“作”字把北朝民歌《木兰诗》的诗意高度概括出来。这个“作”字很传神,它既突出
文本呈现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及第后呈朝中知己 李 旭 凌晨晓鼓奏嘉音,雷拥龙迎出陆沈①。 金榜高悬当玉阙②,锦衣即著到家林。 真珠每被尘泥陷,病鹤多遭蝼蚁侵。 今日始知天有意,还教雪得一生心。 凌晨的时候,鼓声嘹亮奏出欢乐的音乐,雷声响彻云霄,龙马纷至沓来欢迎我从“陆沈”的困境中出来。 金榜高高悬挂在皇宫门前,他马上就要穿着华丽的官服回到家乡了。 珍贵的珍珠常常
古往今来 退休之后怎么养老,这是古往今来具有高度共通性的话题。那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都是如何退休及养老的呢? [重臣退而不休] 自先秦时期起,养老问题就很受重视。《礼记·曲礼》记载:“七十曰老,而传。”意即人到七十要把自己的职责传给下一代。又载:“大夫七十而致事。”意即把本职所统之事交还给天子。秦汉以来都约定俗成地根据这一礼制精神制定退休年龄,基本上以七十为限,但由于古人寿命较短,
素材 A 小孩哥“手搓”天文望远镜看月球 近日,贵州一名13岁男孩自制天文望远镜的事火遍全网。这可不是模型玩具,而是真能看清月球表面的“神器”,且成本仅40元,耗时两三天,太厉害了! 报道称,贵州铜仁的费同学利用网购的镜片、目镜、寻星镜,搭配家里的纸壳、棉签棒、一次性筷子和瓶盖等常见物品,成功组装出一台简易天文望远镜。通过它,月球表面的陨石坑清晰可见。查询费同学以往发布的视频,会发现他不仅
素材 A “三兔共耳”的文化启示 石 羚 三只兔子竞相追逐,两两共用一耳,首尾相连形成一个独特造型。这个名为“三兔共耳”的图案,不仅出现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还经丝绸之路跃上阿富汗的金属盘,融入埃及的陶瓷,跳进英国的瓷砖画。在第四届文明交流互鉴对话会上,中外青年就此进行主题展示,引发与会嘉宾的文化共鸣。 “三兔共耳”,这个来自古老敦煌的奇妙符号,无声地诉说着丝绸之路的繁华历史,也续写着文明
实战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顾城《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材料二:泰戈尔《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读了上面的两首小诗,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人的双眼阅遍世间万物,却最难看清自己。为了看见外在的自己,人们发明了镜子;为了看见内在的自己,人们就要敢于与强者碰撞,让碰撞的火花照亮自己。 “碰撞”的必要性在于人们往往不能自发地对自己形成清晰的认识。就如井底之蛙,将自己局限在狭小的天地里,不与外界发生联系,无法看清自己所处的境界,因而就容易故步自封,还可能养成盲目自大、自视过高的毛病。这时,就需要用“碰撞”来冲开自己与外界的隔膜。 “碰撞”
林清玄有言:“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诚如斯言,我们应在闲暇时寻找快乐,在忙碌时体会人生,在失意时笑对困难。这就需要我们忙里偷闲,闲时赏月。 闲时赏月需要有一颗童心。 安·兰德说:“像个大人一样生存,像个小孩一样生活。”丰子恺践行着这句话,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态,一个个憨厚可爱的儿童才出现在他的笔下,一幕幕童心未泯的场面才在他家中上演,一片片随风凋零的落叶
文题速递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本义指出生、生长、生命。围绕“生”字,人们创造了许多内涵深刻的成语,如“生龙活虎”“应运而生”“生生不息”,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智慧和美好愿景。 上述材料中关于“生”的三个成语带给你怎样的联想与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