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至唐朝,中国的对外交通主要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到了南宋以后,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为什么呢?其一,两宋时期,汉族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军费开支庞大,尤其到南宋偏安江南,财政收入减少,为了开拓财源,宋代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以增加财政收入。其二,宋代农业生产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宋代瓷器,制造技术领先世界,出现了官、哥、钧、汝、定
两汉之际,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此后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创作。 《送子天王图》,亦有文献记载其名为《天王送子图》,又名《释迦降生图》,为唐代画家吴道子所作,一说宋人摹本。该作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画面内容源自佛典《瑞应本起经》,描绘佛教始祖释迦牟尼降生以后,由父亲净饭王怀抱,携其母摩耶夫人一同拜谒大自在天神庙,诸神纷纷向他礼拜的情景。卷尾即描绘这一场景(见《
◀ 素养夺标 ▶ 1. 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的角度了解古代中西方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 2. 从史料实证、家国情怀的角度理解古代商道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 本课必备 ▶ 一、丝绸之路 1. 标志事件: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此次出使被称为“凿空”,大大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 2. 分支路线:丝绸之路在长期发展中开辟出一些支线,新疆、中亚地区的路线尤为
一 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大致在西汉中晚期,长安胡人逐渐增多。东汉时期的长安,“西域贾胡”曾经相当活跃,洛阳的“西域贾胡”也有着比较显著的历史文化影响。上述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城市经济的繁荣 B. 丝绸之路的繁盛 C. 中央集权的建立 D. 思想文化的嬗变 2. 汉代在开辟与西域的商路后,派遣宗室公主与丝绸之路上的大国君主和亲日益受到重视;此外还组织学者围绕西域风土人情等
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是知识性、关联性很强,其中历史主干知识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以主干知识为线索,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主干分明、脉络清晰的知识系统。这样不仅可以把知识联系起来,便于记忆,还有助于我们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分析与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首先,我们应找出提纲挈领的主干知识。通过我们对内容的归纳、整理与概括,找出历史发展的基本态势。本课内容中,“丝绸之路”
图片类选择题由文字、图片、选项三部分组成,解答此类试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整体思路是:审读图片,建立联系,逐一对应。具体路径是“先审读后联系再对应”:一、审读图片和文字,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二、调动和运用知识,建立题干与教材的联系;三、分析归纳整合信息,逐一对应选项,得出答案。 [典型例题] 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印尼所属海域打捞出“黑石号”沉船及几万件器物。如下图左部铜镜铸有铭文:“唐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