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 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后, 西班牙和葡萄牙首先在其美洲殖民地进行移民。与此同时,荷兰、英国和法国也先后在美洲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并进行大量移民。据统计,到18世纪末,有两百万以上的欧洲人移居到新大陆。” 以上史料节选自张玉玲的《哥伦布开始的美洲移民活动及特点》,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在15世纪末哥伦布发现美洲后,欧洲有不同国家先后向美洲移民。从18世纪中期后的美洲历史发展进程看,美国获得了独立
19世纪,随着世界贸易的发展和远洋轮船的使用,太平洋上的丝绸之路逐渐变成了贩卖契约华工的“苦力贸易”之路。马克思说过:“没有奴隶制就没有棉花;没有棉花,现代的工业就不可设想”,“消灭奴隶制就等于从世界地图上抹掉美洲”。说明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工业建立在剥削黑人奴隶的基础之上,美洲的开发更是严重依赖奴隶制。19世纪初,罪恶的黑人奴隶贸易逐渐受到限制并最终废止,拉美热带种植园和矿场发生严重的劳动力危机,
◀ 素养夺标 ▶ 1. 从时空观念的角度认识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迁移的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2. 从史料实证的角度探究人口迁移的具体表现和产生的影响。 3.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辩证分析殖民活动对殖民国家和殖民地的不同影响。 ◀ 本课必备 ▶ 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1. 美洲族群变化的原因——殖民扩张 (1)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欧洲国
一 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对于新大陆人口的骤减,人口统计学家无法提供确切的数字来说明所涉及的范围和持续的时间。而在新大陆殖民的发源地伊斯帕尼奥拉岛,即使根据最乐观的估计,印第安人实际已不复存在。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 A. 欧洲国家的殖民侵略 B. 天花等传染病的传播 C. 原有社会的迅速解体 D. 罪恶的“三角贸易” 2. 18世纪,美洲加勒比地区形成了克里奥尔语,它以非洲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 在历史学习中,比较是将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现象放在一起找出他们的异同、分清正误的思维方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对同一时期不同国家或地区间同类事件、现象或人物进行比较,也可以是典章制度等有关内容的比较。在学习《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一课时,时间已经明确,
比较型选择题往往给出几个事件、人物或现象等,让学生从选项中选出比较项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能力。在高考中,为了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命题者往往不只是要求学生在简单的事件或人物之间找出不同,而会加深试题的难度考查其不同的原因或影响,这就需要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经常运用横向比较、纵向比较、深度比较等方法来剖析同类事件、人物或现象,以更好地应对比较型选择题。 [典型例题] 有研究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