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速铁路起步晚,但起点高、发展快,通过引进国外核心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结合自有技术的多年积累研发,具备了建设运营高速铁路的能力。截止2019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3.9万千米,其中高铁3.5万千米,居世界第一,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 50% 以上,并在寒冷、砂害地区以及湿陷性黄土、岩溶发育(哈大、兰新、郑西、贵广)等不良地质条件下通过加强工程措施建设并实现安全运营,开启了我国高速铁路
1956年7月13日,由吉林省长春市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的第一辆解放牌CA10卡车下线,并参加了当年的国庆阅兵式。这不仅结束了我们国家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也标志着新中国汽车工业进入了历史新时期,为生产自主品牌汽车拉开了帷幕,更是创造了一个产品30年生命周期的历史传奇。 解放牌CA10卡车的命名采用组合的方式:“解放”两个字,是当时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同志亲自为其命名的,不仅表达了对掌握汽车制造技术
◀ 素养夺标 ▶ 认识20世纪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对民众生活及社会变迁的意义。 ◀ 本课必备 ▶ 一、陆海交通的发展 1. 汽车的发展 (1)世界:1908年,美国的福特T型汽车诞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量产车,推动了汽车普及。 (2)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并逐渐普及到大多数家庭。 2. 高速公路的发展 (1)世界:两次世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1913年,美国汽车商亨利·福特从一份流水线屠宰场报告中得到灵感,发明了汽车生产流水线,使日产量达四千多辆的福特公司,雇佣工人不到5万人。由此可推知,汽车生产流水线的使用( ) A. 助力美国汽车工业壮大 B. 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C. 促进了汽车设计精细化 D. 加强了不同行业间联系 2. 如表所示为2012年甲、乙、丙三个国家高速公路占比情况。据
交通和交通工具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按照专题和时序排列,分别介绍了汽车的广泛使用、高速公路与高铁的铺设、航运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航空业的出现和发展等相关内容,最终使我们理解交通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学习本课时,我们可以由表及里,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刻分析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和影响,从而对现代交通运输的新变化形成更全面的了解。 教材第一子目
图表数据类试题是指命题人根据设问意图将历史数据以统计表格、柱状图或饼状图等形式进行呈现,要求考生对题干中的历史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后,再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作出切合实际的定性解答的题型。这一类试题不仅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而且还考查学生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典型例题] 下图为1990年到2012年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统计图。图中数据反映出( ) A. 私人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出行工具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