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时期属于市镇的初兴阶段,宋室南渡后才掀起一个发展热潮。以两浙地区为例,至今尚有史可考的市镇超过了700处,不少地区市镇的商税额接近甚至超过了所在州县城市,如咸淳初年,临安府仅北郭、浙江、江涨桥、龙山4个市镇的年商税额就有26.4万贯,相当于府城商税额的1.7倍。与此同时,市镇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环城市镇、农业市镇、手工业市镇、商品转运市镇、港口市镇等不同类型,使市场活动得以渗透到市镇周边农村各个
古代雅典城由卫城和下城两个部分组成。古代雅典城的布局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雅典卫城的遗址位于今雅典城西南,重建于公元前5世纪, 是雅典乃至全希腊的圣地。雅典卫城从阿提卡平原拔地而起,建造在海拔 150米的山岗上,整个山丘高高突出于雅典全城,三面悬空,只有西面有斜坡曲路可以攀登,登上卫城后即可俯视整个雅典。雅典卫城主体建筑除了卫城中央耸立着的雅典娜女神像外,主要由一座山门三座神庙组
◀ 素养夺标 ▶ 1. 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2. 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 本课必备 ▶ 一、村落的产生 1. 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经历了从穴居、巢居、半穴居到地面筑屋的演变。 2. 村落的出现 (1)原因:农业出现以后,人们筑屋定居,形成村落。 (2)表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
一、单项选择题 基础训练 1.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材料中“后世”居住形式出现在( ) A. 农业出现以后 B. 手工业出现以后 C. 商业出现以后 D. 国家产生以后 2. 《黟县志·风俗志》中记载:“族居者曰村,其系属于村者曰庄。”村落这一结构映射出( ) A. 宗法观念影响广泛 B. 古代等级关系森严 C. 小农经济的分散性 D.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讲述了村落、集镇和城市的起源,以及古代世界各地的民居。这部分内容距离现实较远,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依托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文字信息、图片史料等内容,了解村落、集镇与城市的形成与影响,以及世界民居的特点,使我们从历史的视角认识人类生活环境与自然的关系,初步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在学习过程中,可先以时间轴为线索,快速浏览前三个子目,梳理古代人们居住环境的演变,对本课形
高考历史选择题侧重于对某段时期的历史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该类题型设问的方向不着眼于“为什么”,而着眼于“是什么”,在做这类型的试题时,需要读懂材料的内涵,准确审题立意,然后在此基础上排除干扰选项。 [真题示例] (2024·广东卷)明朝时,杭州西湖成为四方宾客“渴想”之地。“城中人不事耕种,小民仰给经纪,一春之计全赖西湖”,而官方意欲禁止游览。时人叶权认为:“若禁其游玩,则小民生意绝矣。且其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