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在总结自己教育改革实践经验基础上糅合古今中西教育思想精华,形成了一整套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中关于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育人思想与实践颇有独特性、创新性和前瞻性。陶行知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础构建了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剖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内在逻辑关联,指出家庭是协同育人的基础,学校是协同育人的纽带,社会是协同育人的保障,三者存在于一个彼此联结的逻辑循环之中,
*该文为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的专业责任与专业发展问题研究”(Fjjgzx20-278)、四川省2022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基于‘五育融合’的教学文化变革研究”(SCJG22A122)、西藏自治区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新高考模式下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设研究”(XZJKY41807)、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研究2023年度课题“西藏农牧区基
*该文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科研基金项目“情感困境中的自我重塑:县域教师的情感劳动及其重塑机制研究”(23121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情感表达是情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基于情感之于教育的本体性意义,教师的情感表达应超越其仅仅作为教学手段的方法性存在,走向以人文关怀为基调、以涵情育人为目标的“育人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情感表达所蕴含的育人智慧具有两种表征方式,向外表征为基于教育
目前我国关于深度学习的正向研究颇丰,但却忽视了对深度学习的反向思考,没有关注学生无法进行深度学习时发生了什么,影响了“深度学习”理念的落地。深度学习未达成主要有错误学习、学习防御和学习阻抗三种表现形式,究其原因为现行教育活动与深度学习之间还存在重教与重学的博弈、理性与非理性的考量、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权衡。推进深度学习必须以教促学,转变课堂重心;坚持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培养“整全人”;立足“共在存
*该文为山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高等教育质量视野下的山西省地方高校生涯教育实践模式创新研究”(GH-22018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质量生涯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方面。构建高质量生涯教育体系必须重视对高质量生涯教育体系的学理解构。从关键特征看,高质量生涯教育体系体现出以“三全育人”理念为指导的多要素整体协同性、以“立德树人”宗旨为引领的高价
*该文为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新文科视角下地方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建设研究”(2021190009)、2022年江西省基础教育教改课题“赣南地区小学课后服务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SZUGSZH2022-1277)的研究成果 乡村全面增速发展的背景下,要求乡村教师进一步提升身份认同,将高尚的职业情怀和扎实的专业能力投入到乡村教育中去,以高质量的乡村教育助推乡村振
*该文为2021年度宁夏区级一流基层教学组织“小学教育教研室”建设项目(030104072202)的研究成果 城市小学课后服务作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下势必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马克思需要理论对人的需要的层次划分指明课后服务供给目标可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层次,为实现城市小学课后服务优质供给指引了方向。当下的城市小学课后服务供给体系已经实现了基本供给,但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