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春风拂面,轻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也为《少男少女》杂志掀开了新的篇章。本期杂志自然不负众望,继续为读者朋友们献上了一篇篇阳光、清新、细腻的小说和散文,奏响了一场关于成长与热爱的青春交响。 作为特色栏目,“双视角书写”开了个好头。在这两篇小说中,作者林以昼以其富有文学韵味的笔触,分别从女孩李乐琪和男孩高致远这两个不同视角出发,讲述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一对少男少女的迷茫与坚持。两篇小说互为补充,共
1 十四岁的夏天,发生了什么?李乐琪的记忆总是模模糊糊的。 是永远写不完的难题,还是妈妈喋喋不休的念叨,抑或是隔壁班男生经过走廊时突然投来的一个目光?她记忆中最为清晰的是,那一年七月,南方下了好多场雨,经常随台风猝不及防地袭来,像淘气小孩的哭闹,心血来潮发泄一番,又迅速撤离,只丢下满地狼藉,让人一看就心烦意乱。 唯有舞蹈,可以让李乐琪在枯燥生活之余,寻到一寸难得的安宁净土。 她太喜欢跳舞了
1 女孩出现在那片玻璃窗外的第一天,高致远就注意到了她。 严格说来,那女孩穿着一身校服,算不上特别漂亮,属于扔进人群里就很难找到的那种,可是当她摆出姿势,跳起舞步时,似乎就有一盏看不见的聚光灯,将所有光芒投射在她身上,让人无法移开眼睛。高致远放缓擦桌子的动作,侧目望去,直到一支舞跳完,女孩对着窗户玻璃整理好衣服和书包,他干活的速度才恢复到正常。 起初,高致远以为女孩只是偶然出现一下,没想到,
1 “一栋,一栋……你爸妈一定是对你寄予了厚望吧,他们给你取这个名字是不是想让你将来成为国之栋梁呐?”跟在李一栋身侧的周小颖忽然打趣道。河岸的猎猎江风吹在一行人脸上,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 “国之栋梁倒也未必,去工地上搬砖造一栋房子的实力还是有的。”此话一出,瞬间将周小颖逗得咯咯笑。她紧了紧身上的外衣,强风扬起她的衣摆,显得她整个人越发瘦削。 此时距离中考结束已有个把月了,选择就读卫校的周小颖
2024年8月,在《大地花开》书稿完成排版后的一周,我来到了作家高小莉老师的家,她是我见过的最为真诚质朴、乐观热情的作家。她邀我到家里去,就像一位亲切的家中长辈在稀松平常的日子里招呼我有空去吃饭,我这只“馋猫”寻着味便兴冲冲地来了。初进门便是繁花入眼,客厅中,几株三角梅正开得热烈,最醒目的一盆名为“魅惑”,往后是“广红樱”“卡亚塔”“热火桑巴”……原本我是不认识这些花名的,只觉得这些叶子花好看得令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有这样一名学生,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和团队小伙伴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职组)电子与信息赛道二(网络建设与运维小组)争夺赛中脱颖而出,赢得了金奖的荣誉。他就是廖宇亮,一个对电子世界充满好奇的探索者,一个在数字时代不断前行的追梦人。 廖宇亮的故事并不只是关于胜利,它是一个关于如何通过学习和实践,将兴趣转化为专业技能的过程。他的经历告诉我们,每一个小小的努力
纸上相逢,字句同行。“三人行”栏目每期会邀请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写作者,围绕同一文学主题,以各自的视角和笔触,进行心灵对话,开启思想旅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期待在这个栏目,每个读者都能找到那个能启发自己、引领自己前行的“师”,也让不同的篇章在同一主题的碰撞中不断成长。本期“三人行”的主题是“生命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回到梅州的第一年,母亲从小镇附近的农家果园带回了两棵小小的枇杷树苗。时维四月,
父亲是一名普通的木匠,我时常能在刨花堆里看到他的身影。 小时候,家里穷,家里能够拿得出的家具就是母亲的嫁妆。那时候,我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书桌,一个可以安放文字的小角落。而我,看到父亲每日辛苦的样子,只能将这个心愿深深地藏在心里。 一日,父亲照常忙碌地加工木材。一块巨大的木材在他娴熟的技艺下变成了若干块大小不等的小块,他指着木头讲解:“凸出来的部分叫作榫头,凹进去的部分叫作卯,
宿舍楼下的白山茶,开了。 我曾无数次为它驻足,思考它会绽放在和煦春风里,抑或是明媚阳光下。可是,它却在那天开了,在稍带寒意的清晨中。 前年秋,我踏进这片土地,开启我的高中生活。偶尔闲逛于校园中,周围吵闹的、说笑的声音糅杂,只我一人行走着。11月的一天,我又同样走马观花,不知不觉到了宿舍楼。在一个隐秘的角落,我邂逅了一树山茶花。起初只是远远看去,发现一抹绿中竟有星点的白,而那星点的白,让我忍不住
1 二十年过去了,笨笨初到外婆家时的情景,依旧在我心间清晰如昨。 那天,它仅是一只刚满月的小狗,外公从狗贩子手中将它解救出来。它浑身颤抖,咖啡色的耳朵无力地垂在脸颊两侧,而它身上的皮毛却如同初雪般洁白无瑕。 恰巧,我正与外婆在门口种下一株小榕树。它仿佛与我有着不解之缘,摇着尾巴,扭着屁股,欢快地向我跑来,用那湿润的黑色小鼻子轻轻触碰了一下我的手掌,随后便安心地躺在我脚边,仿佛我们是久别重逢的
原来我从来不是孤单一人,我身后总有炽热的目光,持续不断地为我加油! ——题记 我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电视剧中那种从小干活,父母一年到头鲜有回家的小孩形象,就是我现实的写照。我很少感到团圆的快乐,也许是我太贪心了吧…… 进入高中生活,身边的一切都像开了两倍速,刚掀开清晨的面纱,黑夜就已经涌了上来;银杏才稍透嫩芽,秋风就已把它吹得金黄。每天我的日常就是学习、吃饭、睡觉,偶尔心血来潮在校园中散步,
在中国古代传说中,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形象,这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蛇神圣的色彩。蛇是美好的象征,也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2025年是乙巳蛇年,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少男少女》杂志“文话荔湾”栏目特别策划了“蛇年绘春,灵动荔湾”专题,由广州市真光中学附属鹤洞小学李易老师主持,汇集荔湾区各校师生们围绕蛇年主题精心创作系列画作。这些作品不仅凝聚了师生们的创意与智慧,更是共同见证了充满灵
大年初二,远亲近邻来到我们家拜年。大人们热热闹闹地互相祝贺,小孩子们乱哄哄地在院子里打闹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春节。当然,最让我难以忘怀的,当属家乡的糍团。 记得在家乡过年时,我和小伙伴们只要一闻到从厨房里飘出来的糍团清香,就会立马飞奔过去。趴着窗台上,竖起耳朵听那滋滋声,直到看到糍团在油锅里煎得两面金黄,我们才心满意足。 “吃糍团啰!”外婆隔着窗,朝我们招呼道。
阳光明媚,烈日当空,炎炎夏日的热情仿佛要将大地融化。尽管如此,我还是早早地到达学校,参加一个非常特别的活动——参观佛山南海耕酸堂古典广式酸枝家具基地,学习非遗红木文化知识。 坐上大巴,我们兴高采烈地前往耕酸堂。到达目的地后,一进门,我就被那些精美的红木家具所吸引。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红木的生长时间,我才知道原来红木的生长特性并非像书上所说的是“十年树木”,而是需要八、九十年甚至一百年以上的生长周期,
“力拔山兮气盖世,我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敢不敢与我一战?”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那我就是汉高祖刘邦!”听这阵势,我便知道自己和爸爸要来一场象棋大战了。 摆好棋子,我持红先行,将炮挪至中路,想要假装杀兵,试探一下爸爸。可他也不是吃素的,一下子便看破了我的意图,跳马护兵。我则向前拱卒,堵住马的去路。紧接着,他将炮架在中路,与我炮对峙,成功防住了我的攻势。就这样,我和爸爸你来我往,势均
亲爱的祖母: 我是您的孙女谢佳怡!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给您写信,可您却再也无法看到这封署名为“佳怡”的信了…… 祖母,您还记得家乡山头上那场“星光秀”吗?无数颗星星照亮了整片天空,连一旁的月亮都似乎成了陪衬,可真是应了释子涓的那句诗:“满天星月明如昼,此境此时谁欲分。”星星的光芒照在我脸上,给我一种温暖的感觉,只因您在我身旁。您轻轻地哼着我听不懂的调调,我躺在草地上,淡淡的青草香萦绕在我鼻尖。我
《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于1951年在古巴创作的一篇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位老年古巴渔夫和一条巨大的马林鱼搏斗的故事。读完《老人与海》,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我看来,那不仅是一场人与自然的较量,更是一次对生命主题的深刻探寻。 风烛残年的老渔夫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但他却在第八十五天,毅然决然驶向大海深处。他的坚持,是对命运不屈的抗争。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遭遇失败和挫折。然而,有多少人能
2024年7月初,听妈妈说,我成功入选2024年广州市建筑模型科技特色夏令营了!我感到特别开心,非常期待入营那天的到来。接下来的几天,我在妈妈的指导下,认真收拾行李起来。很快,我便准备好了所有物品,整装待发。 记得7月15日入营那天,因为我们家距离营地有点远,所以爸爸很早便叫醒了我。虽然路上有点堵车,但我们还是在规定时间前到达了营地。我与爸爸挥手告别后,在老师的指引下来到了宿舍,整理好了内务,也
一路西行,远赴南疆。 车行一路,雪峰连绵,寒风刺骨。山势陡峻,山脊线条突兀,如刀刃般锋利,皑皑白雪从山顶蔓延下来;雁群飞过,鸣声平添苍凉。向远处望去,是一望无际的草地,茫茫一片绿色,绵延万里,直上天际,阳光洒下,泛起青辉。天地之间,杳无人烟,唯有白云分散聚拢。亘古的、雄浑的山,在此;过往的、缥缈的云,在此。云从四海来,山连天地间。是多么苍凉、多么肃杀、多么凄然! 这,是革命先辈们走过的长征路。
在古老而辽阔的华夏大地上,历史的长河悠悠流淌,每一滴水珠都承载着先辈的汗水与泪水,每一道波纹都映照出不屈与辉煌。新时代的我们,虽沐浴在和煦的春风中,却也难免遭遇风雨的洗礼。当挫折与困境如潮水般涌来,我们或许会迷茫,手足无措,但回望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心中便会燃起一盏不灭的明灯——那便是长征精神,它穿越时空的界限,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记忆中的夏日午后,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小院的青石板上,斑驳
随着炎炎夏日的到来,我们即将结束三年级的课程,升入四年级。与此同时,也到了学校国旗班招收新旗手的时刻。 入学后的这几年里,每当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我看着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踏着铿锵有力的正步,护卫着鲜红的国旗,敬着标准的队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将国旗缓缓地升至旗杆的最顶端时,心里别提有多羡慕他们了。他们升旗时的飒爽英姿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现在,我也有机会加入他们的行列,心中充满了忐忑与期望
夜,悄然降临,如同一位羞涩的少女轻轻拉下了黑色的帷幕,将大地拥入她宁静而深邃的怀抱。万籁俱寂中,我独自漫步于林间小道,心中带着一丝莫名的情愫,仿佛是在寻找着什么,又似乎只是在享受这份难得的静谧。就在这时,一抹柔和而清冷的光芒穿透树梢,静静地洒在我的身上。月亮,悄无声息地出现了。 抬头仰望,一轮明月高悬于夜空中,银盘似的,圆润而明亮,仿佛是大自然最精致的杰作,静静地散发着柔和的光辉。她的光芒不似日
奶奶是我的偶像,她乐观、积极,对于厨艺,奶奶更是求上进且敢于创新的。 奶奶年过六旬,是北方人,做饭经验丰富,尤擅面食。她腿细如竹竿,腰圆似南瓜,但她的手真巧,粗而不笨,巧而有力,快而不糙,韧而有余。 包饺子堪称奶奶的绝活,一开始包她便停不下手来,如编入代码的机器一般。只见她把擀好的饺子皮取一张放入掌中,添馅、捏紧,把凸的地方弄平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让人眼花缭乱。她包一个饺子只需捏一下,就能
自小,我便喜欢在李白的诗词之海中遨游,流连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奇景,赞叹于“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豪情,惊艳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傲骨…… 然而,我最爱的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仅是读着便令人惊心动魄,以手抚膺。曾无数次于梦中邂逅这座令文人墨客为之折腰的剑门关,寻着前人坑洼的足迹,登立山巅一览平芜,梦醒后却只剩无尽遐想。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又是一年盛夏。忙
父亲常常给我做拉面吃。每个周末,当我从学校归来,一推开家门,一股淡淡的香气便扑鼻而来,瞬间驱散了我一身的疲惫。走进厨房,阵阵炊烟轻轻升起,在夕阳的映照下,厨房的每个角落都被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 父亲正在厨房里有条不紊地做拉面。面团在他的揉搓下,一扁,一圆,那动作毫无节奏,却演绎出独特的韵律。父亲将面团高高举起,随即拍在案板上,只听到“啪”的一声,粉尘弹起。父亲挥动擀面杖,将面团均匀地摊开,然后
在百花的世界里,鸡蛋花比不上牡丹雍容华贵,不如桃花妖娆艳丽,不如杜鹃热烈璀璨。但它朴素,清新低调不张扬。 鸡蛋花的五片花瓣呈螺旋状排列,像风车。颜色鲜艳,有黄色、红色、粉色等。其中有一种最常见,花瓣的上层白皑皑,下层则是黄灿灿,黄与白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就像熟鸡蛋的蛋白和蛋黄。因此,人们叫它“鸡蛋花”,一个非常有烟火味的名字。在我国两广、云南、福建等南方省区,常见鸡蛋花美丽的
一、联社结友,少年意气 吴兆骞一生最好的时光是少年时。吴江的山水赋予了他过人的才华,下笔超凡,少年成名,是“江左三凤凰”之一。那时他恣意狂放,敢与人豪言:“江东无我,卿当独秀。”颇引得其他文人嫉妒。殊不知,正是这种桀骜不驯的性格,为他日后的人生埋下了祸端。 十八岁那年,吴兆骞创立了慎交社,在这里,他结交了一位不离不弃、可托付的挚友顾贞观。初入诗社的顾贞观比吴兆骞小六岁,性格谦和有礼,是社中最年
当我还是中学生时,便对植物非常着迷,于是产生了想学与植物相关的专业,将来从事跟植物相关工作的想法。但本科并没有植物学这个专业,只有硕士阶段才有,本科阶段和植物学最相关的是农林类专业和生命科学专业。“谈农色变”的说法真不是夸张,每当提到我想学农林类专业,家长总认定我将来会做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都一致劝退。但面对这些反对与质疑,对植物的热爱让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心仪的专业,在命运的指引下,
我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国外,身边接触的人几乎都用英文沟通,没多少切换语言的机会。睡觉前翻几页中文书,成了我少有的保持中文语感的方法。 可对于出生在国外的女儿来说,这又是另一种情况了。她中文基础不好,接触中文的时间也很少。有几次,我尝试教她学中文,但她学了一会儿就没了兴趣,我也渐渐对此失去了耐心。而我从国内买回来的几本中文童话小说也无一例外,她全都没翻看过,封面上积了一层薄薄的灰,内页崭新如初,原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