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探讨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引导、研发基础、创新协作、规模效益之间的互动机制,研究政策引导对国家级与省级、数字产业类与非数字产业类集群规模效益的影响差异。选取2023年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3 105份企业问卷作为样本数据,从政策、协作、创新、效益4个维度构建湖北省创新型产业集群影响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集群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引导对集群企业规模效益呈现显著正向影响,对国家级和数
摘 要:为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动态利益分配机制,在探讨创新过程演进与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变化的基础上,将过程阶段思想引入利益分配。首先,构建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两阶段收益分配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在比较产学研合作、协同创新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上确定事前两阶段的最优投入、产出以及最优收益分配比例;然后,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Topsis法构建基于风险分担和实际绩效的收益调整模型进
摘 要:推动“双链”深度融合是深化创新驱动发展、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重大举措,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减少我国“双链”融合痛点、堵点,促进“双链”深度融合,文中通过产业调研、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考察了陕西省“双链”融合现状及问题,发现陕西省“双链”融合存在政策与资源错位、机制缺乏有效衔接、核心动力不足等问题。结果表明:陕西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的四阶段
摘 要:应用动态随机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StoNED)模型测度我国工业绿色能源效率的动态变化趋势,并利用空间误差模型,从数字经济视角研究绿色技术创新对我国工业绿色能源效率的影响,发现我国工业绿色能源效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我国工业绿色能源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呈现内陆地区向华东和华南地区逐渐收敛的态势;数字技术在时间固定模型下对工业绿色能源效率的提升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数字产业
摘 要:开展开放式创新,不仅可帮助中小制造企业克服资源约束,也能降低创新带来的不确定性与风险,对提升中小制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动态能力理论,以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的中小制造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了开放式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对动态能力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显著促进中小制造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通过吸收能力、适应能力
摘 要:为研究营商环境在推动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关键作用,采用熵值法对营商环境与新质生产力进行量化评估。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发现营商环境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机制研究表明:营商环境能够通过增加当地上市公司数量进而提高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从空间分布视角考察,营商环境对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其可以显著提高东中西部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未能显著提高东北地区新质生产
摘 要:碳核查制度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了寻租现象的滋生,不仅损害了公众权益,还严重阻碍了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方案的实施。因此,迫切需要对碳核查中的寻租行为进行有效治理。针对这一问题,构建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随机演化博弈模型,利用IT随机微分方程分析了政府、控排企业与核查机构三方博弈主体策略均衡的稳定性条件,并通过数值模拟考察了企业上链成本、政府补贴、政府惩罚、寻租成本、随机扰动等因素对参与主体策略
摘 要:选取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CEO被解雇经历对公司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基于CEO性别、产权性质和CEO持股对CEO被解雇经历与公司风险承担之间的调节效应进行探讨。研究发现:CEO被解雇经历显著降低了公司的风险承担水平,即CEO有被解雇经历更趋向于风险规避,该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同时研究发现,CEO性别对二者的关系没有显著影响,而在国有企业组和CEO
摘 要: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而供应链企业间的关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研究以891家制造业企业为样本,探讨了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信任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运用因子分析法测算企业内部整合,通过回归分析法检验中介效应。研究结果显示,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与信任关系对企业财务绩效和市场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企业内部整合在供应链企业间承诺关系
摘 要:管理者能力作为企业经营决策与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吸引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企业的重要决策者,管理者在企业创新决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薪酬激励与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密切相关。以2013—2022年中国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能力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能力在管理者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高管
摘 要:基于2012—2022年442家重污染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文本分析法和固定效应模型探究重污染企业高管宏观认知对环境责任履行的作用机理,并考察了高管环境注意力和企业规模在其中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重污染企业的高管宏观认知水平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的环境责任履行,环境注意力在高管宏观认知和环境责任中起着中介作用,且公司规模在高管宏观认知和环境责任中起着调节作用。此外,在非高新技术企业和第一大股东持股
摘 要:为揭示建筑工人安全认知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关系,掌握建筑工人安全认知规律,提升安全作业能力,首先,基于认知心理学和文献调研进行安全认知影响因素梳理,得到了28个影响因素;其次,通过调查问卷对全国多地的建筑工人进行调研,运用SPSS 23.0进行数据的统计检验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将影响因素划分为组织管理因素、个体基本特征、外部环境、风险感知及处置、安全知识技能5大类;最后,应用AMOS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