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迫在眉睫。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低碳发展已成为城市建设的重要方向和社会共识。本期主题栏目聚焦“低碳城市规划研究与实践”,主要从以下3方面进行探讨。 第一,建立低碳可持续
摘 要《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建设更可持续的韧性生态之城为目标,积极探索超大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空间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国土空间也面临发展新机遇和转型挑战。在此背景下,以战略规划转型为出发点,衔接温室气体清单并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促进减碳增汇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碳约束背景下上海空间战略发展响应思路
摘 要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正在面对的重大威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碳核算是监测城市碳排放情况,调控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以城市建成区为碳核算范围,并将城市碳核算方法与城市空间要素相衔接,这对于实现城市“双碳”目标发展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15年间的能源活动数据与空间使用活动数据,构建城市建成区碳核算体系与面向城市空间使用活动
摘 要 产业园区作为以生产就业为主导功能的城市空间,其内部的职工通勤行为呈现较为明显的高碳特征。选取天津市高新区华苑片区(城内园区)和华苑产业园(城外园区)2个不同区位的典型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Logit回归模型,从步行环境、功能与活力、交通连通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4个维度分析建成环境对职工通勤选择的影响机理,并针对不同园区的建成环境提出共性和差异性低碳优化策略。研究结果显示
摘 要 应对城市低碳发展需求,以城市的基本运行单元社区生活圈为研究范围,对居民低碳出行环境进行评价。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在以往慢行环境评价指标中增加对步行环境的精细化测度,并采取主客观结合的出行环境评价方法,对北京、上海、深圳、海口4个城市中24个典型的社区生活圈低碳出行环境进行评估,分析其长处与短板,提出针对性的规划设计建议。不同类型社区的低碳出行环境特点差异明显,而缺乏专用自行车道是中
摘 要 城市空间形态与微气候的关联性研究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气候领域,然而由此产生对建筑碳排放效应的影响规律尚有待进一步探讨。以严寒地区沈阳市高层住区为研究对象,建立多种微气候要素影响下的建筑碳排放耦合模型,采用Grasshopper构建参数化平台,集成住区形态几何控制模块、微气候分析模块与碳排放模拟模块,在遗传算法支持下,以碳排放效应最优为目标进行住区空间布局寻优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微气候要素对单
摘 要 从碳排放总量及工业、民用、交通、电力四部门排放量出发,可视化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碳排放的时空特征,构建模型分析其影响要素,并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视角提出响应策略。首先,对1990—2021年长三角碳排放进行时空数据可视化;其次,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碳排放空间协同性;再次,考虑国土空间规划分区,采用改进STIRPAT模型遴选出社会经济、建成环境方面对总量、地均碳排放的显著影响因子及其弹性系数;最后,提
摘 要 城市群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点地域,在科学技术创新、产业集群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以生产消费与空间为视角,探讨了中国五大城市群的碳排放总体特征、构成特征、空间分布、转换特征和碳汇的结构与空间特征。通过对比五大城市群的碳排放结构关联,评估了总量与强度、碳中和特征,以及与社会经济因素的相关性;揭示了各城市群之间及城市群内部地级市产业门类在碳排放方面的相互影
摘 要 伴随城镇化阶段转型,提升街区空间品质正成为新时期城市设计的工作重点。同时,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正在改变传统城市设计的工作语境,为街区空间品质的提升带来更多可能性。新数据技术在街区型城市设计的应用上目前存在着研究维度相对单一、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难以在整体上客观反映街区空间品质及环境要素之间的有机关系。首先,将城市设计学科的整体观与新数据技术的集成性有效融合,探讨存量更新背景下街区空间品
摘 要 上海市“一江一河”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世界级城市会客厅”。《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是“一江一河”建设迈向精细化治理的一次重要探索,导则编制和示范建设同步推进,具有较强的落地性特点。解读当前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规范标准和国内外趋势,从平等融合的人文理念、协同推进的工作组织、因地制宜的技术创新等3个方面,对导则的内容构架和创新特点进行阐述。为城市规划拓展学科领域、关注多元化需求、提升公
摘 要 滨水区是城市建成环境的稀缺资源,也是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作为上海标志性滨水空间,黄浦江已成为上海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的重要空间载体。以黄浦江东岸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现,东岸公共空间活力和可达性有待提升,与腹地联系还需加强。据此,从滨水区与腹地联动发展角度提出交通联动、空间联动、功能联动和管理联动等策略,以提升滨江的可达性,推进滨江公共空间向腹地延伸,促进休闲娱乐与文化、体育、科创等功能融合
摘 要 规划人口规模预测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编制内容,影响着城市资源承载、土地开发、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配置的可持续性。通过对38座重点城市总体规划的人口规划值与七普人口实际值差距比较分析,发现2020年规划人口和实际人口呈现不同规模等级城市的差异化系统性偏离状况,进而对其成因展开剖析,最后面向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提出需要正确定位规划人口预测的作用,加强从技术预测逻辑到政策调控逻
摘 要 住宅区是城市建成地区的主要功能空间。选择上海市中心城为研究范围,采用复杂网络理论和分析方法,以住宅区为网络“节点”,以空间邻近性和社会互动为网络“连边”,建构居住空间网络,分析测度居住区“度”分布,检验居住空间网络的鲁棒性,并识别网络“社团”。发现城市居住空间网络稳定性意味着和谐、顺畅的社会交往和信息传递,其中大“度”节点住宅区发挥着重要作用,应予以重点关注。居住空间网络“社团”识别的结果
摘 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新城建设在增长主义导向下呈现粗放扩张的特点,伴随城市建设进入做优增量的转型期,政府亟待厘清新城空间的发展机制,从而转变新城建设的治理方式。基于城市政体理论对城市空间发展机制的分析,选取南京河西新城为研究对象,划分其3个建设阶段,研究各阶段的开发模式及产生的空间效应,分析各阶段的空间发展机制。指出政府、市场和社会间的关系变化影响着新城的空间建设,应该构建“强政府+强市场+
摘 要 新时代,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是推动城市内涵提升、践行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变革背景下,地下空间规划应积极响应新的政策要求和实践需求,进一步厘清规划体系、完善规划内容、突破关键技术方法。加强发展规划对空间规划的传导,构建“纵向‘1+3’、横向‘1+N’”的地下空间规划体系,并把规划研究和深化设计作为规划体系的有益补充。各层次地下空间规划应各司其职、突出重点,以“全域(
摘 要 城市存量发展中,街道更新是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包括定位、功能、业态、品质等多方面的转换升级。其中,街道界面是城市风貌的关键展示窗口,街道美学与文化价值的提升对于增强城市品质至关重要。倡导将美学理念深度融入街道界面的微更新过程中,从视觉感知、空间体验和情感共鸣3个维度出发,探讨立面美化、视觉焦点营造、空间优化、在地文化融入和生活赋能等策略。探索通过一系列创新且实用的精细设计焕发街道新
摘 要 城边型非典型传统村落是一类位于城市边缘区且已被划入城镇开发边界,具有服务城乡功能、延续文化基因价值,但尚未列入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随着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尝试统筹边界内非典型传统村落保护更新与城市发展已然是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一次必要性探索。结合城边型非典型传统村落的更新困境分析,以福建省泉州江南片区为例,提出城边型非典型传统村落整合性方法——非典型传统村落遴选分类与价值延续、非典型传统村落
摘 要 生态网络有助于提高区域景观连通性,增加斑块之间的物质能量和基因交流,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既往研究侧重于从经验主义或基于图论等理论探索景观模型构建方法,较少针对具体物种的长时序观测数据建立“物种—环境”相关性模型从而构建生态网络。随着《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武汉都市圈成为第7个获批的国家级都市圈。以武汉都市圈为例,基于长达15年(2007—2021年)的鸟类长期
摘 要 针对上海市严峻的轨道交通高峰客流拥挤问题,在时空行为规划框架下进行缓挤策略研究。以轨道交通9号线为例,利用智能卡数据模拟乘客出行时空轨迹,基于拥挤形成的时空过程视角识别轨道交通拥挤情况,划分拥挤类型,并追溯拥挤客流的来源与去向。同时,深入挖掘乘客的出行目的、出行规律和出行约束等出行特征。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出行特征人群提出信息推荐、预约进站、调整上班时间以及转移就业岗位等时间、空间和行为策
摘 要 在信息化时代,如何借助公众情绪感知来优化公共空间品质,成为提升公众既有空间体验的思考之一。结合环境心理学,以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利用新浪微博数据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来分析综合交通枢纽内部公共空间的公众情绪感知,并通过情绪词频分析法探究公众情绪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综合交通枢纽内部公共空间的公众情绪感知存在显著的时空差异;第二,时空要素与主观要素均会导致公众在综合交通枢纽内部公共空
摘 要 合理地划定限行区域,辅之以差异化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拥堵、精准提升城市交通治理水平。以实时交通拥堵指数、OSM路网数据、公交线路和站点数据为研究数据,识别杭州市分级限行区内的拥堵区分布,分析拥堵区交通供给特征,在此基础上划分拥堵区类型并提出分类管控优化策略。研究发现,杭州市限行区分级较为合理,对浙A及区域号牌限行的拥堵区路网密度及其等级配置合理,公共交通供给略有错位与不足;对
摘 要 绿地经济价值具有市场与非市场双重属性,开展科学评估是高效发挥绿地效益、优化配置绿地资源的基础和前提。以552篇国外绿地经济价值评估文献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文献计量工具,客观揭示其知识基础、发文概况、研究热点和演变趋势。结果表明:(1)研究已形成相对完整的网络框架,生态系统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及绿地社会服务、休闲娱乐功能的经济价值评估构成了文献网络的知识基础;(2)研究热点分为保
摘 要 随着近年来高温事件的频发,高温天气成为影响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城市冷却空间作为抵御城市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重要措施,构建城市冷却空间网络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极端高温天气对城市居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美国波士顿为例,回顾其应对高温天气的规划历程,总结其构建城市冷却空间网络的要点和具体方法,借鉴其高温风险评估、冷却斑块评估识别、绿色廊道连接、城市冷却网络构建和冷却网络运行维护等方面的
书籍作者 [美]唐纳德·舒普(Donald Shoup) 冯苏苇 译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年3月 在城市交通规划和政策领域,Donald Shoup教授首次出版于2005年的著作《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The High Cost of Free Parking)[1]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Shoup教授以其深刻的见解和严谨的分析,揭示了免费停车政策对城市发展、交通
巴黎大区研究院启动巴黎奥运会城市影响研究 2024年6月10日,巴黎大区研究院发布《2024年巴黎奥运会的城市影响:如何进行赛后评估?》文章,介绍了巴黎为举办2024年奥运会所采取的规划和准备工作,以及奥运会对城市影响的评估内容。 巴黎奥运会申办工作以城市遗产(L'héritage)为主题,强调与国际奥委会(IOC)2020年新议程的契合,旨在通过奥运会的契机,改善塞纳—圣但尼(Seine-S
1 自然资源部印发《意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实施路径、实施内容和实施保障,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浙江“千万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 《意见》要求,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