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古称倭国,唐朝时改为今名。唐朝一代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盛况空前。唐朝先进的政治、经济、文化对日本有极大的吸引力,日本孝德天皇时期实行了“大化改新”,处处仿效唐朝的文化和典章制度,使中日文化交流进入高潮。 为了学习唐朝的先进文化,日本派出大量遣唐使、留学生、学问僧等前往长安。他们回国后,仿照唐制、唐律制定本国的制度和律法;摹仿唐都长安建筑了都城平安京(京都);遣唐使中随行的各行各业工匠从中国学到
敦煌,丝路咽喉,文明交汇。自公元4世纪起,这里开始了10个朝代1000多年的开窟活动,形成了如今莫高窟735个洞窟、2000多身彩塑、4.5万平方米壁画的宏大规模。丰富的历史遗存,不仅照见中华文明的悠久深厚,更折射出多元文明荟萃的绚烂景象。 公元前138年、前119年,汉武帝两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被后世称为“丝绸之路”的通道就此“凿空”。为经营西域,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最西端的敦煌,成为汉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描绘了唐朝盛世的繁荣。 唐都长安是“百千家似围棋局”的建筑群,也是“万国衣冠拜冕旒”的国际都市,还是“桥市通宵酒客行”的经济中心,又是“登唐科第语唐音”的文化中心,更有“笑入胡姬酒肆中”的民族之情和社会生活。 唐诗中的盛世景象处处可见。如杜甫的《忆昔》:“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全方位描述了盛唐气象;王维的诗句“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雉
课标导览 了解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事,从中外文化等方面认识唐王朝在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 与日本的交往:鉴真 中日 与天竺的交往:天竺 大唐西域记 ◀ 重难突破 ▶ 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及活跃的原因 (1)特点:对外开放;交往范围广泛,且有连续性;交往领域全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交往渠道众多,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等;双向交流,
课标导览 知道隋唐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 参考答案 医药学:千金方 文学——唐诗:诗仙 浪漫 杜甫 诗史 ◀ 随堂练习 ▶ 1. 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 ①造纸术 ②雕版印刷术 ③曲辕犁 ④活字印刷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
1. (2024·广东广州)唐朝的“广州通海夷道”从广州起航,经南海、印度洋,到达波斯湾,途经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国际航线。这条航线的出现( ) A. 得益于指南针获得广泛应用 B. 推动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 C. 表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D.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 2. (2024·江西)今天日本的邮政地址,还是沿袭唐制,以町、番、目为单位。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
唐玄宗开元十二载,一项基础设施作为国家战略上马,这就是黄河铁牛(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蒲津渡遗址内),它们作为桥桩,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其体积之大、造型之美、历史之久,全国仅有,世界罕见。在央视推出的国家宝藏中,黄河铁牛曾华丽亮相。 黄河大铁牛的使命就是拉住浮桥上的铁锁。其工程总用铁量是1100吨,占当时全国铁年产量的五分之四。其设计结合了力学、冶金学、建筑学、道路工程学等相关学科,6根
公元701年2月28日,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出生,由此成了盛唐气象最光彩的代言人。他的诗文将人类所能表达的浪漫境界发挥到了极致,青天、明月、长江、黄河,无不信手拈来。正如余光中先生所形容的:“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