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能线索在手,则错综变化,惟吾所施。”清人刘熙载在《艺概·文概》中这样表述叙事线索对于写作的意义。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贯串全文,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人、事、物、情感等。换句话说,线索就是记叙文谋篇布局的重要抓手之一。深入理解其作用,灵活掌握其用法,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驾驭写作素材。 一部叙事作品通常会有一条或一条以上的线索,但起主导作用的线索往往只有一条。线索可以是时间、地点、事件的发展过
黄河,像一头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出发,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然后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下面,让我们走近诗词中的黄河,去倾听她澎湃的自然声响,去感悟她独特的文化魅力,去探究她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话。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桧楫难为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名山秀水相映成趣。从北国的林海雪原到南国的热带雨林,从东部的浩瀚大海到西部的巍峨雪山,各种自然景观层出不穷。从高空俯瞰,蜿蜒曲折的龙脉与连绵不绝的河流,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中华民族的光辉。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
在北京西坝河南路与香河园西街交会的拐角,有一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碑,上书“大运河——千斯坝遗址”几个大字。春日暖阳洒在澄碧的坝河上,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我站在千斯坝遗址,倾听流水遥远而又清凉的亲切诉说,心里翻卷着万千感慨。活泼的流水牵动着我的思绪,自由自在地唱着、欢腾着,携着阳光,向着远方一路飞奔…… 我听到流水声中回旋着“千斯”“千斯”的呼唤。“千斯”是何意?我的心潮悠然上溯到遥远的先秦—
象征,指借某一具体事物或形象表达某种意义,但这一意义不是事物本身具有的,而是作者借此事物进行的联想和寄托。恰当运用象征法行文,可将作者想说而不愿直说或不能直说的思想、情志寄托于物,使抽象的情理形象化,从而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使所含意蕴更为含蓄、深刻。 左读经典 1.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是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
右写作文 每年金秋,正是柚子成熟之际。当我们沉浸在柚子花的清香中或品尝柚子的美味时,总会毫不吝啬自己的夸赞。但你不会想到,它的生长之路是何其艰辛。 初秋的柚子只有石头般大小,呈青绿色,浑身散发着酸涩的气味。它们挂在枝头,几乎与碧绿的叶融为一体,并不起眼。是啊,在这个万紫千红的世界里,如此一颗既娇小又酸涩的柚子,凭什么赢得人们的目光呢? 同是秋天,桂花早已用浓郁的香气和美丽的花朵征服了众人,菊
一个周末的午后,我和母亲在田埂上漫步。母亲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已经收获过的农田,问我知不知道那里原先种的是什么。我疑惑地望向农田道:“那里的土都重新翻过了,我怎么会知道。”回过头来,只见母亲凝视着田野,额头上的皱纹似乎又多了一些,面颊上的皮肤已有些枯黄,如同这片田野,最美丽的时光已经逝去。 我又望向远处,远处还未收割的田野一片金黄,田间有几只蚂蚱蹦蹦跳跳着,小鸟正快乐地啄食着洒落的谷粒。母亲说:“虽
道德与法治下周一就要小测了。周末清晨,我昏昏沉沉地从床上爬起来,将一张整理好的重难点清单拿出来,打算在阳台上背诵。可还没背几段,我就生出了放弃的念头,此时,我的注意力被一个“不速之客”所吸引:一只小蚂蚁正慢慢地在我的重难点清单上爬着。 我好奇地凑近仔细观察,一只芝麻大小的蚂蚁不知什么时候爬到了我的纸上,正慌乱地寻找着“出口”。我并未在意,把纸折了一下想要将这只小蚂蚁抖落,可不曾想,它却只是微微蜷
“书屋是由树结出的果实吗?”我小时候总那么问母亲,长大后,我也一直这样认为。“书”和“树”同音,我冥冥之中觉得它们是一样的。 “书屋”这个东西,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有,姐姐有,我却没有。我也想要,尽管我不清楚那是做什么的,我便整日去“骚扰”父亲,紧紧拽住他的衣袖,或是抱着他的腿,令他寸步难行。 再大一些,我在电视上看见了“书屋”——是树结出的果实,动画片里就是那样的。我去问母亲,母亲笑着点头认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首《国家》,用简单的歌词道出了家与国的联系。自古以来,中国人重视家、忠于国,家国情怀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5800年前,文明曙光在中华大地出现。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在今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等四处形成都邑性遗址,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形成其他中心性遗址。距今5100年至4300年前,一些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相继出现了早期国家,跨入了文明阶段。距今4300年至4100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区域文明相对衰落,中原地区持续崛起,在汇聚吸收各地先进文化因素的
2023年9月2日,江西省莲花县委、县人民政府发布讣告,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奋斗者”称号获得者龚全珍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9月2日16时16分逝世,享年100岁。 “老阿姨”龚全珍,一生投身革命,践行艰苦奋斗精神,以实际行动塑造良好家风,传承良好家风,先后获得“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证书和奖章等全国和地方系列荣誉。“老阿姨”斯人已去,却
2023年8月3日,吉林省舒兰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骆旭东在赶赴开原镇青松林场路上突遇山洪,因公殉职,年仅50岁。 在防汛抗洪的关键时刻,骆旭东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忠诚和担当。 2023年8月3日,暴雨突袭舒兰市,七里乡、开原镇等地受灾严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19时,开原镇青松林场小时雨强达到94.8毫米,100多名群众需要紧急转移。“那里的情况我熟悉,我去!”虽然已
。。老巷是春夏秋冬都亲吻过的地方,我与它的邂逅,被季节谱写成一首情歌,从儿时的喜欢到年少的热恋。老巷,这首情歌送给你,它不会化成回忆,而是永远属于你。(开篇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了小作者对老巷的爱恋。一句“我喜欢你”将小作者同老巷之间缱绻的情感展露在读者面前。) 我喜欢你的古老。清晨,太阳斜斜地射进巷子里,轻柔地抚摩着岩壁上的青苔,一屋青砖,写满了岁月的痕迹;脚下红砖,蕴藏着旧日的深情。漫步在老巷里
技法讲解 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写作材料,可使文章脉络清晰;逐层写明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可使叙事和描写都合情合理。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不是字词的随意堆砌,而应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只有这样,才能写出条理清晰的文章。”这里的顺序指的就是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老山界》一文就是这一写作技法的使用典范。 按照时间变化安排写作材料,即以时间为序,将文中所需的各个材料串成一体,或将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连
作文展示 天阴阴的,风轻轻的,外面充满了雨后清新的气息。我看向窗外的世界,心不禁颤了颤,这一天还是来了。又是一次跑步考试,可对我来说,却是一场输不起的战役。在无尽的哀嚎声中,体育老师走了过来,提醒我们下楼。 我站在操场上,环顾着四周蓄势待发的同学,心像汹涌的海,激起千层浪,手和脚似乎被什么束缚住了。我不禁胡思乱想起来:“途中万一岔气或是崴到脚,该怎么办?”来不及多想,15班已经跑完了,该轮到我
每个人成长的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可能会遭遇一些挫折,对于这些挫折,有的人选择逃避,有的人则选择全力以赴,渡过难关。 上小学时,我偶然间看到别人在弹吉他,心里便也产生了想要学吉他的想法。我央求父母给我报吉他兴趣班。母亲持同意的态度,父亲却严肃地看着我,说:“你真的要报名吗?到时候可别后悔。”我点了点头。然而等真正报了班后,我就开始后悔了,因为弹吉他时手指需要按住吉他弦,绷紧的弦压得我手指发痛,没上
文题亮相 世间万物皆有起伏,唯有历经坎坷,才能彰显生命的价值。如果你遇到了人生中的那座“山”,你打算如何去“翻越”? 请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个人信息。 思路点拨 一、理解题目含义 关于这道作文题,“翻过”是题眼,“那座山”是中心词。对“山”,我们不能只想到其本义,还应想到
作文展示 那次的作弊事件,犹如一座大山,重重地压在我的心头。 “拿来!”监考老师的声音犹如炸雷般在我头顶响起。我抬起头,监考老师的目光犹如一把刺刀直射向我的左手。我想收起小抄,却已经迟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连同试卷被监考老师一并收走。我整个人一下子瘫软下来,呆滞地坐在原地……后面的考试,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完成的。 因为沉迷游戏,考试前我没有好好复习,就想着作弊,谁知被抓了个现行。之后的日子里
我一手推着电动车,一手拿着刚买的奶茶,心里不断地盘算着:爸妈今天都不在家,待会儿回家一定要美美地看一会儿电视,再美美地睡一觉。 停好电动车,进电梯,按楼层。看着电梯门缓缓关上,我靠在电梯里盯着不断变化的数字,心里倒数着“十、九、八、七、六、五……” 突然,“嗵”的一声,我被狠狠地闪了一下,坐在了地上。电梯里的灯灭了。我环顾四周,除了电梯按键那里的光亮,四周一片漆黑。我本来就怕黑,再加上刚刚被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