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震应急流动观测是应对地震灾害的重要手段,为震后应急响应、震源参数反演、余震序列分析等提供关键数据支持。本文系统梳理了地震应急流动观测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同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地震应急流动观测工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地震; 应急响应; 流动观测; 流动演练 [DOI] 10.19987/j.dzkxjz.2024-113 基
[摘要] 本文利用内蒙古东部地区预警三网和“科学台阵”地脉动噪声数据,计算了单一和融合台网最小震级监测能力及首报时间,以评估该地区地震预警能力。结果表明:内蒙古东部地区最小震级监测能力,测震台网最强、强震台网次之、烈度计台网最低,这主要是因为测震站点地处偏远地区且地震计自噪声水平低,而强震和烈度计台站地处市区及自噪声大,且烈度计自噪声大于强震计;预警融合网相比单网有效缩短了预警震后首报时间,
[摘要] 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宁夏子项目建成后宁夏台网台站数量和分布发生了很大变化。基于台站背景噪声水平的方法对预警项目建成前后宁夏台网地震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对比。结果表明:按照3台定位考虑,预警项目建成后宁夏区域地震监测能力为ML1.1,最小值为ML0.5,较项目建成前提升了0.5级;95%的区域地震监测能力最小震级达到ML1.3。预警项目建成后宁夏及周边区域(34.5°N~40.5°
[摘要] 2021年6月16日,河北省承德市双峰寺水库发生ML3.6地震,打破了承德区域内多年没有发生3.0级以上地震的相对平静。为加强库区地震监测能力,构建双峰寺水库地震监测台网。监测台网由5个台站构成,包括3个固定台站和2个流动台站,以双峰寺水库为中心向四面展开,沿双塔山—双峰寺断裂展布。水库台网由监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通过评估系统内5个台站的地震计性能、台基噪声、理论监测能力,结
[摘要] 近百年的中国历史是一个饱受屈辱的历史,更是一个光荣奋斗的历史。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代价,打倒了凶恶的日本侵略者并翻身解放。这一时期的地震活动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前辈们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建设起地震台站、研制了地震仪,对震中烈度大于Ⅶ度的19次强震完成了13次考察。解放后,对西部地区的大地震震情、破裂机制、活动特点开展了全面研究,特别对1902年阿图什8.3级地震、1931年富蕴8级地震和
[摘要] 地方地震工作是自1966年邢台地震后开始发展起来的,如今已是一支庞大的地震专业工作队伍,历史功绩不可否认。在地震活动高发时期,在强震频发的特殊情况刺激下,这支队伍在后期膨胀发展了,因此,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地震活动趋于平静期后就势必要对这支膨胀发展的队伍进行改革,但这项工作的难度不容小觑,尺度及态度等是关键因素。首先进行的改革是国家地震局理清了主赛道的国家队与地方队各自
本刊2025 年第55 卷第4 期第221 页表2 和222 页图3 中的“数采类型”与“传感器类型”两列对应错误,正确的是这两者互换,即“传感器类型”与“数采类型”。特此更正。 本刊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