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确定粘弹性边界输入地震动时底部波场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两条并行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建立了相应的数值模型进行分析。首先通过对粘弹性边界地震动输入波动法的研究,使用自由场和散射场算例对比了求解模型底部等效节点力时几种不同的波场选择方式。然后,使用粘弹性边界和前面的地震动输入方法,建立了大直径不同间距的土-隧道有限元模型,输入不同频谱特性的地震动,对土-隧道体系地震响应问题
[摘要] 介绍了山东平原MS5.5地震概况及地震地质特征,详细阐述了震后流动重力、流动地磁应急观测过程及快速反应处置能力,对震后进行加密观测,分析重磁资料震前震后的变化特征,主要利用近几年的流动重力资料,系统分析了平原MS5.5地震震前重力场半年尺度差分变化、1~3年尺度累积变化的动态演化特征,较好地反映了平原MS5.5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出现的流动重力急剧上升变化的异常前兆信息及震后重力场
[摘要] 如何阐明道路施工所产生的地形变和地震波信号,一直是地震预测预报业务中的难点之一。2018年3—5月,宜昌台观测到了较典型的道路施工信号。为此,本文以该台为例,尝试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方法对其水管仪、垂直摆、伸缩仪和地震仪的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道路施工振动对水管仪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信号以高频震颤波为主,NS和EW分量所记录的信号主频分别为0.07 cpm和0.059 cpm;
[摘要] 通过对江西台网传统测震台站和预警台站近几年运行故障统计分析认为,引起台站数据断记原因主要为供电和网络出现故障两大因素。采用价廉物美、自动告警、稳定可靠的停来电智能云报警器设备,可快速诊断台站供电故障;采用经济实用、自动切换、安全可靠工业级(有线/无线)自由切换路由器设备,可有效解决台站通信网络中断,实现数据传输(有线/无线)自动切换,对运维人员诊断台站供电故障或恢复网络传输,缩短数
[摘要] 自1900年以来,云南省发生5级以上地震多达415次、7级以上大地震13次,地震灾害极为严重。云南省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多样,多为高原和深切峡谷地貌,且为边疆多民族地区,对地震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极为不利。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队伍的储备力量,既是地震科普教育活动的受众者,也是地震科普教育活动的推动者和执行者。其科普认知对于开展区域地震科普教育,促进民众防震减灾意识提升,推动宜居宜业和美
[摘要] 2025年1月7日9时5分(北京时间)西藏定日发生6.8级地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震后启动快速地震应急响应,组织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对此次地震的震源参数、震源机制、破裂过程和地震辐射能量等进行了估计,余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基于震源破裂过程进行了地震动强度图模拟、InSAR同震形变场模拟。结果表明,此次地震发生在申扎—定结断裂系的登么错断裂西侧,以正断机制为主,主要持续时间约20
[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地震台网记录的宽频带波形资料,采用近震全波形反演方法得到2024年7月1日—12月31日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M≥4.0共38次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逆断型9次,走滑型19次,正断型6次,未知型4次。 [关键词] 震源机制; 震源参数 [DOI] 10.19987/j.dzkxjz.2025-001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常规性项目《测震学科技术管理组运维及青年骨
[摘要] 本文叙述了我国较早建立的8个地磁台,形成了中国地磁基本台网,从而填补了我国重点地区地磁台空白的历史,为我国地磁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内容数据全面翔实,史料价值与科学普及兼而有之。 [关键词] 地磁台; 地磁基本台网; 绝对观测; 相对记录 [DOI] 10.19987/j.dzkxjz.2024-140 0 引言 地磁场是地球固有的基本物理场,是地球物理场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