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不仅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也对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有鉴于此,抗战史研究向来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话题。吴雪杉著的《长城:一部抗战时期的视觉文化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8年版)即是在研究方法上颇有新意的一部抗战史研究著作。与以往大多数抗战史研究论著
柳氏民居,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土沃乡西文兴村,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是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后裔的聚集地,是中国北方最大的世居城堡,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家族聚落“活化石”。 柳宗元后裔为何要迁居沁水 山西沁水土沃乡西文兴村的柳氏是否为柳宗元后裔?从现存资料来看,答案是肯定的。柳氏民居现存的“河东世泽”“司马第”两块门匾便是佐证。“河东世泽匾”,可以说明柳氏后人是从柳宗
唱经楼,一直被视为太原市关公文化的重要遗存之一,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其实,唱经楼还是太原科举文化的重要实物见证。 唱经楼始建于明代初期,重修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明万历年间(1573—1620)扩建,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增建春秋阁,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现存唱经楼和主殿为明代所建,春秋阁和通廊为清代建筑。唱经楼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垣曲地处中条山腹地,是抗战时期享誉太岳的革命老区,早在1927年11月就建立了中共垣曲县委组织。1939年9月,召开了中共垣曲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基层组织发展到40多个,党员发展到700余名。1942年2月,太岳南进支队57团挺进垣曲,开辟垣曲抗日根据地。9月,成立垣曲县抗日民主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为夺取全面抗战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垣曲地方武装给主力部队输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