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是一块英雄的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重庆谈判,周恩来同志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这里同反动势力展开了坚决斗争,邓小平同志在这里领导中共中央西南局进行了大量开创性工作。重庆涌现了大批大义凛然、高风亮节的共产党人,如信仰坚定、不怕牺牲的赵世炎等人,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等人,坚贞不屈、永不叛党的江竹筠、王朴、陈然等人,严守纪律、勇于牺牲的战斗英雄邱少云,等等
《重庆谈判》荣获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系列片十优作品 2024年12月15日,第30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在南京举行。其中,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重庆广播电视集团联合制作,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协助拍摄的纪录片《重庆谈判》获评系列片“十优”作品。《重庆谈判》多角度、全方位讲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之际,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组成的中共代表团赴重庆,与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全过程。 《重
1月15日,纪念遵义会议90周年大会在贵州遵义举行。 同一天,在毗邻遵义的重庆綦江安稳镇,纪念中央红军长征转战重庆90周年系列活动也拉开了帷幕。 90年前,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很多人知道遵义会议,但不一定了解中央红军为保卫遵义会议胜利召开而转战重庆綦江的历史。 遵义会议召开前后,中央红军第一军团第一师第二团进占重庆綦江羊角,扼守川南门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为总结第五次反“围剿”战争中的经验教训,解决最紧迫的军事问题,中共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新阶段。遵义会议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
1935年1月,中央红军为构筑遵义会议北部防线,保卫遵义会议召开,决定佯攻綦江,威胁重庆,达成战略转移目标。当时流传的一首民谣成为中央红军转战重庆綦江的见证:“石壕哪年不过兵,过兵百姓不安宁,唯独当年红军过,一来一去很清静,不拿东西不拿钱,走时地下扫干净。”綦江是保卫遵义会议顺利进行的最前哨,四渡赤水的序曲在綦江奏响。 从长征出发到遵义会议 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
2025年是周恩来、邓颖超结婚百年。红岩岁月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婚姻中“百感交集”的一段时光。这一时期,他们身处国统区恶劣艰难的政治环境,置身于全民族抗战洪流,家庭生活遭遇重大变故。为着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目标,他们团结斗争,为坚持国共合作、反对投降分裂宣传奔走,克服艰险,患难与共。他们的爱情、家庭始终与革命事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交织并行。 “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的同行人 1943年8月8日,
古承铄(1920~1949),重庆南川人,中共党员,毕业于重庆师范学校音乐科,1947年参加中共重庆市委机关报《挺进报》刻印工作,1948年5月被捕后囚于渣滓洞,1949年11月27日牺牲于歌乐山松林坡。 古承铄所写书信中,较为著名的是1948年被捕前夕致川盐银行同仁的三封信,而1947年11月7日古承铄致王昭余的信却鲜为人知。这封书信在当时国民党严格的邮政检查制度下寄出,是革命战争年代地下工作
她是重庆市妇联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她和赵一曼是同学,一起被誉为“黄埔四女杰”;她是广州起义中著名的女兵班班长;牺牲之前,她在阵地上高呼:“同志们,只要有一个人活着,就要高举起这面革命的红旗!”她叫游曦,牺牲时年仅19岁。 “争得读书的机会太不容易了” 游曦,原名游传玉,1908年出生于四川巴县大阳沟鲁祖庙街(今重庆市渝中区)一个贫苦家庭。 儿时的游曦跟随母亲做工分担家庭重担,艰辛的生活使她迫切
吴蕴初(1981~1953),字葆元,上海嘉定人,中国近代化工专家,著名化工实业家,中国氯碱工业创始人,被誉为“中国味精之父”。抗战时期,为保存民族工业,吴蕴初积极组织天原、天厨等厂内迁重庆,为支援抗战,为重庆乃至西南地区化学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积极内迁 七七事变时,吴蕴初正在德国,他在购买人造石油厂设备时惊获巨变,匆忙签约回国。回到上海后,吴蕴初向资源委员会提出内迁申请,他在内迁报告
摘要:中国共产党经过一百多年的自我革命实践探索,积累了管党治党的宝贵历史经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贯彻民主集中制、打破教条主义束缚与坚持走群众路线是党的自我革命的主要方向,党通过思想整风与制度建设等多种方式开展自我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牢记“两个务必”,开展整党整风,领导建立党内纪律检查系统与国家行政监察系统,不断健全党内监督体制机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
摘要:红岩精神的精神特质是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文章从历史、理论和实践三个维度对红岩精神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论述。通过对红岩精神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剖析、对红岩精神的内涵特质的深刻分析,探讨红岩精神在青年教育、党建工作及红色文化方面的实践运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红岩精神;历史维度;理论维度;实践维度 2019年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
摘要:红岩精神深深植根于重庆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植根于伟大建党精神,是全民族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在党中央领导下,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以重庆为中心的国民党统治区,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文章探讨了红岩精神如何影响军队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强调了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红岩精神教育,加强军队党员干部
摘要:众多被关押在重庆军统集中营的红岩先烈以我手写我心,用笔作刀枪,在狱中同强暴、同邪恶、同黑暗进行了英勇斗争,用鲜血和生命写就了诸多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光辉诗篇。文章深入分析了这些在艰苦斗争中留下的弥足珍贵的铁窗诗篇所体现的红岩精神内涵,包括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衷共济的爱国情怀、不折不挠的凛然斗志、坚贞不屈的浩然正气。文章指出,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通过书
摘要: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立后,为掩护中央红军转移,做好对抗国民党“围剿” 的准备,湘鄂川黔省委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扩红”的经济政策。文章基于历史文献资料,分析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建设中实施的土地政策、生产政策、财政税收政策等,提出相关经济政策的落实为根据地“扩红”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给后续革命建设留下了宝贵历史经验。 关键词: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扩红;经济政策 从1933年12月提出创建
摘要:贺龙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风貌和崇高情怀的体现。文章通过查阅相关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并结合贺龙的具体革命实践,探讨贺龙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时代价值及弘扬路径。贺龙革命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坚定的革命信念、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等。贺龙革命精神的时代价值主要表现在激励全党全社会坚定理想信念、激励中国人民英勇奋斗攻坚克难、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供实践经验等。在此基础上
摘要:红色记忆是人民群众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记忆建构与意象传承,政党认同是民众在情感和行动层面对政党的感知、赞同、认可与归依。文章以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杨闇公的革命风范为研究对象,从红色记忆与政党认同的维度入手,解读杨闇公革命风范的丰富内涵,分析弘扬杨闇公革命风范的显性与隐性价值,研究其在构建与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方面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杨闇公;
摘要: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历史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人权、尊重人权、保障人权、发展人权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从经济、政治、文化、民生和妇女解放等方面论述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采取的相应措施及实践经验,分析其对当代中国人权建设的启示,提出应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完
摘要:延安时期,中共中央为解决抗日根据地经济困难,开展了以延安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文章通过史实梳理和案例分析方法,对陕甘宁边区妇女参与大生产运动的贡献展开讨论。文章提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陕甘宁边区从发展经济和解放妇女的双重目的出发,积极组织动员妇女参加劳动生产,实现了边区人民自给自足,为抗日前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边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关键词: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妇女;大生产运动
摘要:延安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育人价值与教化意义。将延安精神有机融入研究生德育中,可以有效提升研究生德育实效。文章认为,延安精神赋能研究生德育育人体系存在三大生成逻辑:理论逻辑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新发展,历史逻辑体现为对淬炼家国情怀的践行与体悟,文化逻辑体现为对中国红色文化和基因的传承。延安精神赋能研究生德育在本质上可为研究生的科研初心引领、个体科研奉献精神
摘要: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宝贵的教学资源,蕴含丰富教学价值。将其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创新教学方法,对培育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抗美援朝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分析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总结提炼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促进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为祖国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抗美援朝精神;高中思政课;
摘要:作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大思政课”贯穿高校学科发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文章在“大思政”视域下解码“大思政课”,分析构建“思政+”“辅导员+专业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现实意义,指出目前阻碍辅导员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实施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提升思政育人成效。 关键词:“大思政”;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 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是高校“思政+专业”教育的主要责任群体。“
摘要:高校图书馆是各种文化载体的集散地,是广大师生共同的心灵栖息地,具有凝聚人心和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功能。文章在讨论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职责和使命的基础上,提出提高认知水平、创新文化方式、培育多元主体、加强宣传力度、加大经费投入等路径,旨在为推进高校图书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能力建设,建立健全全面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体系,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
摘要: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厚重历史文化内涵。广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端拿护士学校,该校师生曾冒死护送邓颖超脱险,这一英勇事迹成为该校红色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20世纪20年代学院师生冒险护送邓颖超事件为切入点,分析该事件对于学院发展与红色基因传承意义的多元维度与时代价值,总结红色基因融入教育实践的模式与方法,提出优化思政课程设置与思政教育、丰富实践教学
摘要: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乎党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保证。对于国有企业而言,作风建设不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成效乃至成败的关键因素。文章从作风建设的历史脉络和时代背景出发,详细阐述了深化作风建设对国有企业全面从严治党、高质量发展、形象提升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文章重点聚焦顶层设计、干部人才、纪律规矩
摘要:国有企业基层组织作为企业管理的“神经末梢”,是企业发展与效益产出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企业监督管理相对薄弱、问题易发多发的单元。加强国有企业基层监督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的客观要求。文章聚焦国有企业基层纪检监督工作“五个不”难点,分别从纪检监督职责定位、工作举措、体制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及监督执纪问责提出“四新一严”五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文章还提出以信息技术助力规范监
春节是寨子一年中最好的时候。年关将近,终年在外漂泊的人就鸟儿样拍着翅膀扑楞楞地飞回来了。 老巷子里,到处都是衣着光鲜、面容俊秀的年轻人。大年三十那天一上午,寨子前山后山,爆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直到晌午后才渐渐稀落下来。这时候,家家屋瓦上炊烟正盛,都在准备年夜饭了。 寨子里筹备年夜饭有极强的仪式感。筹备的人虽然朗声笑语,但都十分缓慢、谨慎。一碗卤水下去豆腐能否点清,甑子里的米饭能否蒸上气,腊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邓小平文物故事》 本书从1921年邓小平赴法勤工俭学的一张招工表写起,到病床上最后用过的血压计和听诊器止,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52件代表性文物,串连起他一生的经历,记述了邓小平在人生的不同节点为中国发展作出的伟大贡献。文物有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的出席证、双猫图、熊猫牌香烟、邓小平写给卓琳的纸条、给景山学校的题词、给深圳经济特区的题词等。本书通过讲述文物背后鲜为人知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