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豆作为我国传统农作物,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质资源,在国家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介绍我国大豆育种情况,详细阐述了大豆新品种保护现状,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两次修订,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力度显著增强,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一部分授权品种未进入商业化阶段;国内企业育种积极性低;在权属纠纷中,大豆侵权赔偿金额较低,维权和索赔难度较大。根据历年大豆申请情况并结合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
摘要:侵害植物新品种权案件中侵权认定是否成立,主观上往往考量被诉侵权人商业性使用植物新品种权的商业目的,客观上考量品种权人权利的真实有效、被诉侵权人擅自行使品种权以及侵权植物品种和授权植物品种的同一性。目前,司法实践中对于植物新品种权侵权认定存在主观因素认定困难、客观因素证据确认复杂且严苛。因此,应强化商业目的主观证明机制,确保客观证据链的完整与证明力,在此基础上统一品种鉴定标准并强化认定植物新品
摘要:辐射诱变育种是指利用多种射线源(X射线、γ射线、β射线、中子束、离子束、太空环境辐射等)辐照目标作物,创制新种质的一种高科技育种手段。该类育种方法相比于常规育种,能够产生更高概率的可遗传变异,扩大后代优异群体数量,从而更易从表型甚至基因型中筛选出有利变异特征的突变体。目前我国大豆育种技术仍以常规杂交为主,产量水平提升较为缓慢,亟需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大豆新品种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性状的
摘要:为明确河南省青贮玉米审定标准变化对新品种选育方向的影响,主要以河南省青贮玉米品种审定标准变化情况为出发点,结合标准变化前后审定的青贮玉米新品种指标性状对比分析,立足河南省夏玉米主产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产习惯,分析适宜该地区种植的优质青贮玉米新品种特征特性,探讨河南省青贮玉米新品种选育方向。审定标准主要提高了品种真实性和差异性、抗倒性以及品质等性状要求,小幅度降低了丰产性和稳产性指标要求。执行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转基因棉花发展状况的综述,结合新疆在棉花转基因发展、优质棉基地建设以及高标准农田和智慧农业普及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探讨新疆发展转基因棉花的机遇与挑战。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品种选育和管理、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等措施的实施,新疆有望推动转基因棉花的健康发展并提升其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新疆;机遇;挑战 Opportunities and C
摘要:种质资源是作物育种的物质与遗传基础,哈尼梯田稻种资源丰富,蕴含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和优异基因,但这些宝贵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开发。鉴于社会发展可能带来的种质资源遗失风险,提出进一步加强稻种资源保护和系统鉴定与评价策略,并探讨了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哈尼梯田稻种资源创新与利用途径,旨在保护哈尼梯田稻种资源的多样性,为地区水稻育种提供新选择,推动哈尼梯田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哈尼梯田;种质
摘要:食用菌良种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强化食用菌种业竞争力是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系统梳理云南省食用菌种业发展现状及成效,分析云南省食用菌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育种创新研究体系建设、培育食用菌创新育种主体、规范食用菌种业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以及加强食用菌育种人才培育等发展对策,力争聚焦重点、固强补弱,促进食用菌种业攻坚突破,为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搭建优质种源工程,推
摘要:为加快甘肃省玉米种质资源保护和创新利用进程,优化整合玉米种业资源,促进玉米产业持续发展,通过对甘肃省玉米种子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阐述,并结合对国内外玉米种子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建设种业强省的对策措施。这些措施可为甘肃省玉米种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措施;监管体系;甘肃 Current Situation
摘要:粮食安全乃国之根本,其保障需增产与减损并行,关键在于提升粮食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产业链深度转型升级。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兴起,为提升粮食生产效能、降低损耗提供了新动力。基于济南市粮食产业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相关路径建议,旨在驱动济南市粮食增产减损,加速构建增产减损与节本增效并重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打造齐鲁粮仓乃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济南力量。 关键词:农业新质生产力;粮食安全
摘要:由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甘薯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作为陕西省农业主推技术在全省大面积推广应用,地膜覆盖是该项技术中主要栽培措施之一,在全省甘薯产区得到普及,但随着技术更大范围的应用,面临地膜残留污染问题的严峻挑战,成为影响甘薯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亟需解决。基于陕西省甘薯产业地膜应用现状及残留地膜污染情况的调研,阐述了地膜覆盖在陕西甘薯生产中对提升产量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并针对
摘要:种质资源作为农业的基础和核心,对于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安全供给至关重要。浙赣山区丘陵面积广阔,生态环境良好,孕育了丰富的特色种质资源。经过多年的努力,依托于衢州市农业林业科学研究院已初步建立起地方特色农作物如菜用大豆、白辣椒、丝瓜、柑橘、油菜、山药六大特色产业的研发推广体系,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较高。然而,当地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保护能力不足、社会机构育种力量薄弱、政
摘要:苏州地产水八仙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栽培环境优良、食用品质优异,是一张苏州城市自然文化的亮丽名片。通过对苏州地产水八仙产业发展现状及科技需求的深入调研,剖析了当前产业发展中存在种植规模缩减,产业结构失衡,部分种类逐渐消亡;品牌建设滞后,标准化程度低,市场影响力有待提高;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不足,产品质量溯源管理亟待完善等瓶颈问题。基于此,提出推动标准化生产,构建质量溯源体系,精耕水八仙品质
摘要:宿州市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为抓手,以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为目标,加强政策扶持,搭建互动平台,加大双招双引,推动科研创新,强化监督管理,全力推进宿州市种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中国旱粮种谷”。通过对宿州市种业取得的显著成效、经验做法进行总结,并结合宿州市种业发展的实际开展调研,提出了扶持种企做大做强、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益、构建协同高效产业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5个方面的对策与
摘要:种业人才是种业发展的关键资源,当前种业人才培养存在人才培养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有机衔接不畅的问题,因此需要通过产教融合加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种业人才培养的互动。天津市现代农作物种业产业学院是基于高校与企业全面合作、深度协同育人的办学模式,通过深化与行业组织、产业领军企业的战略合作,发挥农业高校的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旨在为现代农作物种业产业竞争和人才培养提供新动能。通过
摘要:为了解21世纪以来湖北省审定的迟熟中籼水稻品种信息,助力水稻品种培育和产量提升,对2001-2024年湖北省审定的迟熟中籼水稻品种的类型、选育单位、主要农艺性状、米质、稻瘟病抗性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审定的迟熟中籼水稻品种数量增长较快,2016-2024年年均审定品种数量是2001-2015年的3.3倍;品种类型以杂交稻为主,杂交稻品种占比近96%,两系杂交稻增长较快,201
摘要:为探究蚕豆种质成熟籽粒的开发利用价值,以25份不同来源的蚕豆种质资源为研究材料,采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测定其成熟籽粒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氨基酸组成,并采用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营养价值评价。结果表明:25份蚕豆种质资源成熟籽粒中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淀粉、可溶性糖、脂肪、维生素B1和B2、多种矿质元素等营养成分。蛋白质、膳食纤维和淀粉含量尤为丰富,其中以JD006-8的蛋白质含量最高;
摘要:亚麻作为园林景观植物在园林造景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进行亚麻表型多样性分析并确定适宜进行园林造景的亚麻材料,能够为亚麻花卉的合理配植提供参考,为其在园林造景的科学合理性提供数据支撑。以新培育的200个亚麻品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观赏性状指标,调查和统计花瓣色、花柱色、花药色、花丝色、株高、工艺长、分枝、蒴果等相关指标,进行表型多样性分析,同时结合园林造景特点,分析亚麻花卉在景观应用中的配置设计
摘要:为合理评价水稻区域试验中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区域适应性,为后续新品种推广提供参考依据,在参照生育期及其他农艺性状表现的前提下,重点采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23年浙江大学科企水稻联合体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水稻区域试验中的10个品种在10个试验点的产量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以及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对参试品种产量产生了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品种丰产性、
摘要:为筛选出适宜延安市种植的生育期适宜、产量高、田间表现较好的谷子品种(系),以25个引进及自育谷子品种(系)为试验材料,进行新品种(系)的比较筛选试验。通过综合考量各参试品种(系)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抗倒伏性等,利用主成分分析,选取累积贡献率前三的主成分评价参试谷子品种(系),计算综合得分后筛选出6个得分较高的品种(系),即延2017-23、K281、中谷19、长农47号、延谷14号和承
摘要:孟津区在洛阳市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共征收集到农作物种质资源165份,其中普查60份,系统调查105份。按种质资源类型划分,地方品种共征收集到135份,野生资源19份,选育品种10份,引进品种1份;所有资源分别隶属17个科,39个属;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果树、蔬菜和牧草绿肥的征收集数量分别为47份、8份、53份、56份和1份。资源整体较为丰富,各种类型均有发现,主要是以蔬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在通辽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以近年来通过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审定或经过同一生态区引种备案的11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比较筛选试验,通过对参试品种的生育期、产量、病虫害、倒伏倒折等试验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按照高产优质筛选顺序,从中选出综合性状良好的玉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宏博701、德单1403、TK601在参试品种中产量表现较好,折合每66
摘要:洛阳市具有“五山四岭一分川”的生态自然条件,土壤类型复杂,地势山貌各异,结合了黄河、洛河、伊河、汝河等资源优势。洛阳市小麦播种面积常年稳定在23.53万hm2左右,良种覆盖率保持在97%以上。为筛选出适合该地区推广的绿色、优质、高产、抗病、安全的优良小麦品种,根据小麦不同的特征特性,以“区域合理、丰产优质、抗逆广适”为原则,开展洛阳市2023-2024年度小麦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8
摘要:冈麦 1701 是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以鄂麦596为母本、扬麦20为父本,利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等特点,于2024年1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鄂审麦20241009。对冈麦1701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进行了介绍,对其产量、品质和田间抗性及其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其配套关键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其产业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
摘要:洛玉2456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以L2456M为母本、Z2456F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普通型玉米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多种病害、丰产性好、籽粒脱水速率高等特点。该品种于2023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玉20230037,适宜在河南省各地夏播区种植。介绍了玉米新品种洛玉2456的选育过程,并对种质资源创新进行思考,以期为未来的玉米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洛玉
摘要:晋作85是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农学院以藁城8901/临抗2015-4作母本、豫麦49作父本,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抗旱冬性小麦新品种,2020-2023年度由山西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进行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最终于2024年8月通过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230013。该品种高产、稳产,抗旱性强,适宜在山西南部中熟冬麦区或相似生态区种植。对晋作85的亲本来源
摘要:玉米新品种盛农玉19是由毕节丰歌农业有限公司以自选玉米自交系FG65412为母本、外引自交系7031为父本育成的黄粒单交种,于2024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240015号。该品种综合表现突出,综合抗性良好,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粒大、质优,适宜在贵州省西部区域海拔1000~1800m之间、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地块以及生态类型相似的地区种植。重点介绍
摘要:双收麦6号是淮北双收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以淮麦22、周麦18为亲本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2023年4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23T003。该品种具有生育期较短、产量高、抗病害能力强等特点,适宜在安徽省淮北及沿淮地区高、中水肥地块种植。通过深入分析双收麦6号亲本来源、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产量表现,提出配套的栽培模式,以期为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小麦
摘要:龙华389是河北可利尔种业有限公司以ND339和P12为亲本材料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稳产、广适、多抗玉米品种,在多年多点试验中表现优异,于2021年12月通过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10467。主要对龙华389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进行介绍,以期为该品种今后的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国审;玉米;龙华389;选育
摘要:阜花31是辽宁省沙地治理与利用研究所在2009年以徐花9号为母本、匍匐区组野生近缘种Arachis rigonii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经人工选育而成的高产、高蛋白花生新品种,2024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24)210012。对阜花31的选育经过、生物学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进行总结,以为其田间生产及推广提供指导。 关键词:花生;阜花31;高产;高蛋白
摘要:先飞达99是广西万禾种业有限公司和广西南宁金农种子有限公司共同以温带玉米材料WG1-123为母本,以热带材料WG168-1为父本杂交配组而成的中早熟普通玉米新组合,后经多年多点鉴定试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于2023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桂审玉2023047号。该品种产量水平和籽粒品质高,稳产性好,整体抗病、抗逆性较强,适宜在广西玉米产区推广。对先飞达99的
摘要:高粱是白酒酿造的主要原粮,也是四川地区重要的经济作物。为助力优异常规糯高粱新品种金糯红91的推广和应用,着重介绍了金糯红9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金糯红91是以恢复系099R和恢1R杂交后,经多年系谱选择育成的酿造型常规中熟糯高粱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高粱(2023)510025。该品种具有宜机收、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好等特性,区域
摘要:云苌46是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父本为外引系Y9614,母本为自育系内自0722,202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川审玉20232003。云苌46在四川省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产量均优于对照成单30;在四川省平丘地区经过多年、多点春播种植试验,表现出高产、优质、抗倒伏、脱水快、广适等众多优良特性,具有广大的市场前景。详细阐述了云苌46的
摘要:月季种苗繁殖以扦插为主,扦插具有取材容易,方法简单,繁殖量大,周期短,能够保持品种优良性状等优点。针对当前月季种苗生产现状和市场对优质月季种苗的需求,为提高扦插繁殖质量,实现月季种苗生产提质增效,推动月季产业发展,通过加强月季全光照喷雾扦插育苗技术创新,提高月季在花卉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力,总结制定了月季种苗全光照喷雾扦插繁育的母本采穗圃、设施要求、插前准备、扦插、插后管理、病虫害防控、种苗出圃
摘要: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也是我国冬小麦春季低温灾害的高发区、重发区,目前的防霜技术规程多侧重于危害严重的晚霜冻害,而对于危害相对较轻的早春冻害则不够重视,预防技术也不够系统全面。为此,分别阐述了小麦春季低温预警等级划分、等级指标、风险指数,并介绍了预防和补救措施,以期为减轻低温危害、保障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春季;低温;预警;预防;补救措施 Wheat Spring Low-
摘要:武香粳9127是由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江苏省高科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南粳46和武粳7059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晚粳水稻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30069。对武香粳9127品种特性、产量表现等进行介绍,并从播种、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以期为提升武香粳9127的高产潜力,
摘要:济儒麦24是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良星619为母本、徐麦9169为父本,经有性杂交后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小麦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审麦20230012。简述了该品种特征特性和产量表现,总结了其丰产稳产因素,即产量结构协调、根系发达、株型理想、抗病性突出,并从播前准备、播种、冬前管理、春季管理、后期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配套高产栽培
摘要:桓丰601是由淄博博信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自选系PL338和LH172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品种,具有高抗茎腐病、高产、适应性广等特点,自选育以来,共计推广面积2.33万hm2,推广应用前景良好。从适种区域、播前准备、播种、间苗补苗、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方面介绍了桓丰601配套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参考,从而进一步保证玉米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 关键词:玉米;桓丰
摘要:陇垦玉313是由甘肃亚盛种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X1652H为母本、F1820B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新品种,于202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甘审玉20243028,具有高产、耐密、抗倒伏、脱水快、宜机收等优点,适宜在甘肃省早熟春玉米类型地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玉米;早熟;高产;陇垦玉313;新品种 A New High Yield and Early Mat
摘要:强筋春小麦新品种龙辐麦7166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利用核辐射诱变技术,并结合常规育种方法选育而成,2024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黑审麦20240005,适宜在黑龙江省和大兴安岭沿麓地区及相似生态条件下推广种植。该品种植株繁茂,分蘖力强,品质优良,能满足强筋小麦加工需求。在2021-2023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较对照品种克旱19增产7.1%~8.
摘要:漯玉19是漯河市农业科学院以T1647为母本、LH019为父本选育出的玉米新品种,于202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玉20233371。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优质、广适、耐密等优点,适宜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江苏、山西、陕西及湖北等黄淮海夏玉米种植区推广种植。 关键词:国审;玉米;新品种;漯玉19 A New National Approved Cor
摘要:干旱胁迫是全球农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制约我国马铃薯生长以及产量的重要因素。为有效应对干旱胁迫,提高马铃薯的抗旱能力,以马铃薯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灌溉策略的调整与优化,以高效抗旱、增产为目标,对其在干旱胁迫下的灌溉对策进行研究,提出一系列针对性的灌溉策略,包括精准灌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及灌溉时机的选择等,旨在为干旱地区的马铃薯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干旱胁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民众生活质量的持续提升,国内各省份及直辖市的农作物市场对马铃薯的需求呈现出明显增长态势。因此,为满足我国民众对于马铃薯的需求,各级农业部门应针对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技术以及种植中普遍存在的病虫害问题,切实探索有效的马铃薯种植技术及常见的病害防治措施,从而为农民生产提供有效经验,全面促进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马铃薯;种植技术;病害防治 基于我国粮食消费结构分析,马
摘要:插岗梁省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特有树种,这些树种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了插岗梁保护区特有树种的种类和生态重要性,重点探讨其在空气净化、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碳储存与减排等方面的关键生态功能。为有效保护这些特有树种,提出了包括树种监测与科学评估、加强种植与繁育技术研究、开展生态环境教育和建立保护机制等措施。通过这些保护措施,可以促进特有树种的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环境的长期稳定
摘要:落针病于云杉而言是一种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的严重疾病,特别是在持续的降雨和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发生。病原真菌侵染幼树,导致病情加重,土壤营养不均衡和树木生长密集也会增加疾病风险。研究发现,15~25℃气温和超过80%相对湿度时病原体增长最快。其发病原因是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变化及病原物侵入。为防止此病害的发生,需加强环境管理、优化林木结构、合理使用肥料,并采纳化学的防治方法。在林内采用生草覆盖、树干涂
摘要:为探索骄阳1号辣椒品种在习水县的适宜种植密度,提高单位面积辣椒产量和种植效益,设置5个不同的密度梯度开展试验,对各个处理的田间综合长势、综合农艺性状、产量、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品种骄阳1号种植密度在3000株/667m2时的整体表现较好,产量和效益整体评价优于其他处理,适宜在习水县中高海拔区域推广种植。 关键词:辣椒;表现;农艺性状;产量;效益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和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