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解决采样不足、微观地理间差异不显著导致溯源精度低的难题,开发一种新的策略为宁夏枸杞产地溯源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提供新思路。本研究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全域采集92份枸杞样本,测定枸杞中3种稳定同位素比率、43种矿物元素和13种稀土元素含量。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结合农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可视化宁夏枸杞稳定同位素、矿物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无法筛选准确产地区分的单一指标。偏最小二乘判
摘要:白背飞虱是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翅是其能够迁飞、扩大危害的重要器官。因此,解析昆虫翅发育基因可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新的靶标。刺猬基因(Hedgehog,Hh)是能够参与调控昆虫翅发育的重要基因,但其在白背飞虱体内的转录特征和生物学功能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克隆获得白背飞虱刺猬基因SfHh,解析其时空表达模式,并借助RNA干扰技术验证其生物学功能。结果表明:(1)白背飞虱SfHh基因在5龄若虫表
摘要:为了确定色板颜色、悬挂高度和种群动态对‘白旗韭黄’主要害虫诱集和天敌规避的效果。本研究以黄、蓝、黑3种色板分别悬挂0、20、40 cm于田间对主要害虫和天敌进行持续5个月的诱集。结果表明:色板共诱集昆虫纲10目38科67种,腹足纲1目2科2种,蜱螨亚纲1目1科1种。色板主要诱集双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诱集数量为双翅目>半翅目>鞘翅目。黄板对韭菜迟眼蕈蚊和台湾韭蚜的引诱效果最佳,黑板对瓢甲
摘要:苯系物是土壤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甚至强致癌性。本研究借助化学计量学三维校正算法强大的谱图分辨能力和“二阶优势”,在干扰共存及色谱峰和光谱曲线严重重叠的情况下,实现了土壤中乙苯(EBZ)、邻二甲苯(OXY)、间二甲苯(MXY)、1,2,4三甲苯(UTB)和1,3,5三甲苯(MTY)的同时、快速和准确定量分析。采用交替三线性分解算法(ATLD)获得土壤中五种苯系物的平均回收率在(95
摘要:刺梨经榨汁处理后剩余的果渣副产物约占鲜果重量的一半,刺梨渣富含维生素、多酚、黄酮等生物活性成分,是一种优质的功能饲料原料。刺梨渣具有抗氧化、抗炎症、降血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可提高动物免疫力,改善机体健康状态。本文综述了刺梨渣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草食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难点,探讨其作为功能性饲料的可行性。旨在为刺梨渣在草食动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刺梨渣
摘要:土壤真菌参与生态环境构建,对生态环境变化具有敏感的指示作用。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平衡的主要因素之一,研究人为干扰植被强度如何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对评估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金佛山方竹是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特有植被,土壤真菌群落的变化对高海拔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评估及保护至关重要,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金佛山方竹林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规律的影响。本研究以不同干扰强度方竹林土壤
摘要:苹果绵蚜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入侵西藏的典型外来物种之一,严重威胁着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对西藏自治区范围内苹果绵蚜的适生区分布及随全球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摸清了西藏境内苹果绵蚜的适生指数随海拔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西藏东部的澜沧江河谷、怒江河谷、金沙江河谷以及位于自治区中南
摘要:探究手持式近红外光谱与初烤烟叶烟碱值之间的关系,为烟叶在烘烤过程中不同阶段烟碱值的快速测定提供参考。本研究以初烤烟叶烟碱值预测模型为研究对象,选取542个烟叶样本数据作为训练集,构建了包括主成分回归、偏最小二乘法和Lasso回归等机器学习回归模型,并基于Stacking方法融合为单个预测模型,以136个烟叶样本数据作为测试集评估融合模型的预测效果。融合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平均绝对误差和决定系数分
摘要:为研究不同组织结构烟叶的柔软性及其关键品质指标差异,阐明烟叶组织结构与品质的关联性,本文以‘云烟87’为材料,采用相关性分析、曲线拟合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综合分析了不同组织结构与烟叶关键品质指标的关联性。结果表明:随着组织结构趋于紧密,烟叶柔软度值显著增加,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淀粉、烟碱和总氮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降低;烟叶多酚总量随组织结构的致密程度增大而呈上升规律。
摘要:基于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文献研究,确定无叶杜鹃兰(Cremastra aphylla T. Yukawa)为贵州省兰科植物新记录种。作者对该种主要形态特征与分布情况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物种照片。其凭证标本存放于贵州大学自然博物馆植物标本室(GACP)。 关键词:被子植物;无叶杜鹃兰;新记录;宽阔水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Q94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57(2025
摘要:为筛选出对马铃薯田间杂草有较高防效的除草剂,连续两年开展7种除草剂对马铃薯田间杂草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清水对照,除草剂处理和人工除草处理均能极显著的降低杂草株数、覆盖度和鲜重,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相对于人工除草,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158%精喹禾灵乳油和11%砜嘧·精喹可分散油悬浮剂能极显著降低杂草株数和鲜重,显著降低覆盖度,提高马铃薯产量。生产上建议在马铃薯田间杂草3叶期到
摘要: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实现对猕猴桃软腐病的室内无损快速检测,以期为病果诊断、果实分选提供技术方案。在可见光近红外波长范围内(400~1000 nm)采集病果与健康果的高光谱图像,并提取相应的感兴趣区域(ROI),获得样本128个波段的高光谱数据,基于最小冗余最大相关(mRMR)特征排序算法,从中选择8个最优特征波段。使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方法对高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样本随机分配为测试和
摘要:本研究以黔中地区典型分布的马尾松枫香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马尾松纯林(对照)为群落调查对象,通过物种重要值、群落多样性指数、区系分析、径级分布和空间分布格局(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亚热带山地天然次生马尾松针阔叶混交林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共记录灌乔木树种63种,隶属于30科40属,属水平上以温带分布区系为主;不同马尾松针阔混交林群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