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4年开始实行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间财政关系领域影响最为深远的制度创新,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立足于分税制改革30年与积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双重背景,从政府间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税收划分与转移支付制度三方面回顾分税制的改革历程,系统总结分税制改革取得的历史成就,进而立足于现代财税体制建设的时代背景,提出进一步完善分税制的优化路径。 关
摘要:新时代以来,营商环境被逐步提升为我国最为重要的跨学科话语之一,发展成为备受学术界关注并积极探讨的重要研究领域。分析营商环境研究十年历程,可以发现其研究呈现三个阶段,具有多学科、多主题、研究质量稳步提升等特征。未来营商环境研究应围绕属性与区域要素研究,将“术”与“道”紧密结合,关注其底层逻辑,形成多学科复合研究的局面,进而提升营商环境研究的理论品质、构建营商环境研究范式、明晰营商环境建设思路。
摘要:文学、文化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经典作品是社会现实的折射与反映,也是作者家国情怀的体现。《开窗放入大江来——刘跃进讲演录》是刘跃进先生近30年来学术讲座与大会致辞的精选本,它既是讲演者对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的结晶,对古代文学和当下学术研究的审视与反思,也是其治学方法、学术研究方向、孜孜不倦的学术追求,更体现了一位资深学者所拥有的人文精神、家国情怀与文化担当。 关键词:《开窗放入大江来》;学术创
摘要:阿兰·布鲁姆认为, 美国过度的 “开放” 和“民主”导致了“美国精神的封闭”。过度的“开放”和“民主”取消了自然权利,丧失了是非善恶标准。这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破坏了高等教育,使其丧失了崇高、理性和价值共同体。经典阅读是弥补这一弊端的最有效的补救措施。布鲁姆的系列观点引起了较大的论争,对当下中国的高等教育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布鲁姆;高等教育;历
摘要:列宁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理论来源。列宁坚持用民主和集中的原则建党管党,强调选举制度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并用“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民主”约束和检验上下级机关的权力运作。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方面继承了列宁民主集中制原则:将“民主选举”作为落实民主原则的出发点,将“党的领导”作为落实集中原则的根本保证,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作为发挥民主集中制执行效果的目标。另一方
摘要:“讲好新时代故事”既是新时代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高校教师应有的职责和使命。作为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的英雄壮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斗争催生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书写了荡气回肠、顽强拼搏的壮丽画卷,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民族精神精华的生动展现,必然成
摘要: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应然内涵体现在共同富裕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前者涵盖了不同的富裕需求,后者内在解释了共同富裕的多重差异性。要真正解读好共同富裕,应当遵循“制度—理论—实践”递进式逻辑,从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全面依法治国三个语境明确共同富裕的推进重点。在方法论层面,推进共同富裕要以改革发展为底色、以均衡
摘要: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为生成性教育理念的实践落地创造了现实条件,二者的哲学与实践关联为AI赋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哲学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与生成性教育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上都存在内在联系。人工智能重构了“师-生-机”相互启发的“共生智能”关系,与人类智能在演绎、归纳两个方向上具有互补性,既构成了人类智力劳动异化的挑战又提供了人类全面发展的机遇。在实践方面,生成式AI为教育新质生产力
摘要:企业作为基本经济活动单元,在我国“双碳”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 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与我国企业实际情况,将企业碳经营活动划分为碳资产管理、 碳会计活动、 碳信息管理三类,并分别对其经营活动的定义、类型、体系构建、存在问题、解决路径等方面展开综述。最后,结合高质量发展目标,对企业如何进行碳经营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碳经营;碳资产管理;碳会计;碳信息披露 基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学界在深耕古代粮食史研究的同时,亦不遗余力地推动着近现代乃至当代粮食史研究,历经70余年,收获硕果累累,其体系大致涵盖当代粮食研究综述、粮食管理制度探析以及粮食流通状况考察三大板块。尤其是在粮食流通状况的探究中,细致入微地涉及了粮食的获取途径、供应机制及保管方式等多个层面。通过对当代粮食史进行回顾,有助于了解我国粮食管理的政策演变、城乡居民的饮食变化、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进而
摘要:21世纪以来中国新诗发生研究取得了新进展。对新诗起点的研究, 既有延续以往 《尝试集》与《女神》之争的,也有不再聚焦时间节点的确认,而更关注新诗发生的历史条件与过程,由此打开了更多的研究面相:在新诗发生与西方诗歌的关系方面,重点指向外来诗歌的翻译问题;在本土传统方面,探究新旧诗的过渡,引出学堂乐歌等相关研究;在观审史料方面亦有所补足。具有突破意义的是媒介视角的开拓,研究者从报刊、传播与出版
摘要:韩国文学地理学与域外汉文学地理学的研究范畴存在交叉。韩国文学地理学研究主要涉及地理学界与文学界:地理学界主要关注文学景观的阐释、商品价值、数据库建设和文学地理信息的追溯;文学界主要关注文学空间的场所性和心象空间、纪行文学体验和文学地理学在教育上的应用。韩国文学地理学界主要从城市地理、走廊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方面研究中国地理。这些成果为域外汉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如同一地理要素的比较研究
摘要:作品类型条款从封闭式走向开放式引发了对作品类型条款的适用争论。作品类型条款包括典型作品类型条款和非典型作品条款,向“例示规定”这一法理基础的回归,有助于厘清典型作品类型条款和非典型作品条款的关系,为司法正确适用作品类型条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从而指导对新型创作物的作品类型归类。由于作品类型条款具有开放性和类型化的双重特征,这就要求对该条款的适用需坚持类型化思维,同时合理运用类推的解释学方法。
摘要:瞿蜕园先生是著述宏富的文史大家。早年师从王闿运等名儒,其后居京20余年任职,亦曾在南开、 清华、 燕京等大学执教。晚年居沪坚持著述,并被聘为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特约编审。在史学领域,对方志学、掌故学、历代官制、秦汉史、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均有深入研究,撰有《方志考稿》 《志例丛话》 《秦汉史纂》 《两汉县政考》《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历代官制概述》《历代职官简释》等诸多著作。在文学领域,既
摘要:中共旅欧支部以《赤光》为阵地,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共政治纲领的同时,对中国革命道路进行了深入探索:通过对华盛顿会议的深刻分析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通过揭露封建军阀卖国求荣、勾结列强的丑恶行径宣传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阐述了中国革命的两个发展阶段,对有关国共合作的重要问题进行了解释;采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分析了革命动力和斗争方式等问题。中共旅欧支部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具有前瞻性和科学
摘要:抗战期间为抢运战略物资,滇西人民使用传统工具修筑了滇缅公路,这条战时生命线穿越昆明、大理、保山、芒市、瑞丽等县市。在当时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其沿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瘴疠之区”,疟疾随着滇缅交通物资运输与华侨涌入,加快其传播速度,严重威胁军民生命安全与战争走向。国民政府卫生署与国际抗疟专家开展疟蚊调查,快速锁定疟疾病源,通过加强科学卫生宣传、增设卫生人员、增加抗疟药物配给等途径,加强滇缅沿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愿景,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正因为如此,围绕现代化所产生的阐述和解析的成果层出不穷。最广义的现代化,正像这个词在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那样,反映在两套价值观念、两种构建理念的不可调和的对立中。一种是资本主义的旧图景、旧面孔的现代化,一种是中国式新图景、新面孔的现代化。这两套价值观念对应资本主义文明和社会主义文明的客观化进程的叙事空间和历史时间,渗透在个人主观意识自我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这为构建中国政治学话语体系指明了前进的方向。2023年10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政治学话语体系建设基本问题初探》(以下简称《初探》),对政治学话语体系构建问题作出了较全面的阐释。全书聚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系统谋篇;统筹宏观、中观、微观,视角独到;综
在变幻莫测的艺术品市场中,如何衡量艺术作品的价值?如何把握艺术家、评论者、收藏家与交易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周峰教授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借用艺术世界揭示艺术品市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规律,详细探讨了艺术品的市场发展、价值评估体系构建、艺术品市场鉴证体系构建、中国艺术品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未来展望等关键议题。全书从多学科视角出发,以产业经济学、文化社会学、艺术传播学的相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