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项族统治者对宋朝主动发起的交往行为,是研究党项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过程的重要窗口。通过梳理有关此类交往行为的史料,以党项族统治者的视角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驱动这些行为产生的诸因素。具体来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党项族统治者的个人性格与政治倾向方面的因素、习惯与制度方面的因素、感恩等心理方面的因素三类自觉性因素,以及策略选择和策略手段两类策略性因素。其中,策略选择因素又可以划分为外部军事压力
【摘要】古代的地方水权纠纷往往不能彻底解决,在违制和重构秩序之间呈现出循环往复的现象,以水利碑的形式记录并保存下来。农业社会中水资源的匮乏是导致争水诉讼的根本原因,违背用水秩序是挑起用水纠纷的直接原因。水权纠纷产生时,渠规民约构成解决纠纷的民间调解方式,民间无法调和时便会申诉至地方官府进行判决。水利碑不仅记录水利争诉案件始末,还成为后世断定用水原则的依据,也具有昭示世人申明用水秩序的重要功能。
【摘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也是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史。黔阳作为被少数民族包围、由中央直接统治的地区,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发生的重要场域。清朝时期,黔阳地区在经历了战争的摧残后,仍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发展成就,这离不开清廷与地方官员的共同治理。由《黔阳县志》中所记录的战后赋役政策可以看到中央政策结合地方具体情
【摘要】中法两国文化交流源远流长。1934年中法两国国家图书馆互派馆员进行交流,中方为王重民,法方为杜乃扬。杜乃扬是法国国家图书馆东方写本部主任,图书馆学家。1934年至1938年法国国家图书馆派杜乃扬至国立北平图书馆进行馆员互换交流。杜乃扬在国立北平图书馆进行的整理法藏文献、扩充法文藏书、整理敦煌卷子等工作。不仅为国内敦煌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为法国敦煌学写本研究扩展方向,更为中法图书馆界文化交流搭
【摘要】中华民族观念的自觉生成有一个过程,应当说中华民族观念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期,国难危机的加深自然是最主要的原因。这一时期报刊中对“中华民族”的论述明显是一个塑造“中华民族”的过程,中华民族的内涵不断延伸,如何形成和维护存在争议,从中也探寻中华民族观念从“自在”走向“自觉”的过程。 【关键词】民族;中华民族;观念变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
【摘要】中国古代婚嫁习俗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先秦至明清,婚嫁礼仪在岁月长河中逐渐形成一套严密体系。文学作品犹如一面镜子,生动地呈现了这些习俗。无论是《诗经》中的质朴嫁娶描写,还是明清小说里繁缛的婚仪展现,都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婚嫁习俗的窗口,从中可探寻古人的家庭观念、社会秩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基于此,本篇文章对中国古代婚嫁习俗的文学呈现与文化内涵进行研究,以供
【摘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是中国社会变革和文化转型的重要时期,文学面临着“是否能够被社会信任的危机”,成为“被重新审视的对象”。在这一时期,文学的成熟性将表现为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创造性贡献。这种转变给文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创造空间,使作家们把目光聚焦于对历史文化、人格精神的探讨,文化散文应运而生。文化散文作为这一时期的文学现象,展现了独特的审美价值和
【摘要】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作家,在长篇小说创作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笔者以“跨越传统与现代”为视角,首先分析在中西文化批判视野下塑造的人物,再次分析老舍幽默艺术风格的表现,第三部分从京味小说的题材与思想主题探讨老舍作品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最后从现代多变的叙事风格这个方面入手,分析探讨老舍小说跨越传统与现代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老舍小说;传统;现代;写作风格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