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十一岁的时候,我妈还会问:“吃饱饱了吗?” 她这话也许是问我的,也许是问我弟弟的。我十一岁了,她不应该这样和我说话了。我弟弟一岁多,她更有可能在问他。他还没有长牙,吃不了饭,只能吃钙奶饼干。把饼干泡软,他自己拿着吃,泡饼干的有时是水,有时是奶粉,有时是橘子汁。我点点头,弟弟也点点头。 她去上班了,走出屋子,走进院子,院门哗啦啦锁起来。 这时立君就从里屋走出来,收拾桌子。 我妈在她从不出来
一 我一生中最持之以恒的事情是求学。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都心不二用地过去了。眨眼间,我就读大学了。高中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不曾荒废学业。对于大学生活,我也笃定地认为,自己不会在学习以外分散太多的精力。 开学第一个星期,我还叫不出几个同班同学的名字,还没有谁算是我的朋友。我想我并不热衷与人交往,那些正经对待前途的学生是无暇结交朋友的,所以我不轻易与人搭讪,生怕打扰到别人,或者被别人打扰到。
借问 一本正经。桑萍老师总有些一本正经,喜欢端着个架子。 刚来的小年轻们评点人的时候,对于桑萍,说得最多的就是“一本正经”这个词。这个词被他们在奶茶、新款手机和潮装之间说出来,就有些揶揄的味道。而再过几天,就连这样的评价也没有了。谁有兴致聊她呢,不过是刚到剧团时的新鲜罢了。 桑萍几乎不值一提。 她是老演员,但一直演配角,几乎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她的舞台表现还不错,有板有眼,唱腔也字正腔圆
一 在北国的工业城市群里有一种舞会,男士两三块钱一张门票,女士免票,她们是去陪舞的。跳两曲亮灯的,再跳一曲黑灯的,黑白相间让人想到斑马,人们戏称为斑马舞会。每跳一曲黑灯舞,男士需付给女士十元以上的小费。女士大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女人。男人则是五十岁往上的中老年人,四十元三支黑灯舞,十元给舞伴买饮料,加上门票,一晚上顶多消费五十多元。 这家舞会原来是一个工厂的俱乐部。那天晚上李警官带我去时,让
终于等到周一,小王开心了。老子今天不上班,她唱着歌走下楼梯,不上班,不上班。两点刚过,她按下电子钥匙,发动了这辆始终没舍得报废的白色MG。街上人不多,赞。夏末,花该谢的谢,该开的还没开,青黄不接。还没谢的,边缘蜷缩起来,趋近溃烂。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无论生前是什么颜色,有啥不同,快要死掉时都会变成深浅不一的棕色。妙啊,小王想,真是公平,真是伤感。 小王要去白鸟渡。每到她非要去哪又不知去哪的日子
1 白月昭走进看守所,出示有效证件,由一名干警引入讯问室。普美珍见到来人,惊慌而谦卑地咧了咧嘴,她试图起身,但被手脚上的镣铐坠住了。她竟然白胖了一些,剃得很短的头发隐着疤痕,身上那件过于宽大的红色马甲,衬得她温润平和,让白月昭想起她家里养的母羊。杀猪时,猪会嚎叫,杀牛时,牛会流泪,但羊永远不急不躁,杀它的时候,一声不吭,甚至连害怕的神情也没有。你不知道它是麻木还是心无旁骛。 三年前,白月昭在
堂哥们到小区大门外迎棺材,他跪在灵堂前,看了看手工凿出的灵堂,密密麻麻的孔洞,底下是花边,画七十二孝图,其间摆着亭台楼阁、金童玉女、红马、白鹤、小轿车。祭台上的香和白蜡烛冒着烟,用来烧纸钱的盆子里堆满了纸灰。母亲躺在冰棺里,冰棺后面拴的守灵鸡时不时弄出扑啦啦的响声。他怀疑是母亲在亭台楼阁间转悠,惊动了那只鸡。 母亲的娘家人站在灵堂外说着她的过往。他觉得母亲不一定会待在灵棚里,而是挤在多年不见的亲
一 “要不,聊聊猫的故事?” 挪了挪已经下沉的身体,像从很深的海底浮上水面,在沙发上坐端正了一些之后,我看向身边三位朋友。 大家都陷入短暂的沉默。随即,三人的眼神中都闪出一阵光,在昏暗的咖啡馆,色泽各有不同。 我这才听出,咖啡馆里播放的是古琴版的卢冠廷《一生所爱》,别有一番陌生的味道。夏夜的穿堂风呼呼而过,不开空调,也挺凉爽的。 这是隐于七都岛上农田边的一间咖啡馆,名叫备忘录咖啡画室。咖
三十七年除日封闭试纸 书上说,1948年的冬天大雪,他打开门一头扎进了黑漆漆的雪夜里—— 面对文艺界的批评声来势汹汹,文弱的他无力抵抗。于是,他写道:“三十七年除日封闭试纸。” 第二年春天,他用剃刀划破脖子上的血管和两腕的脉管,又喝了煤油——他选择自杀,但没死成。 当时,北平还没和平解放,北大部分进步学生,以大字报的形式传抄郭沫若的《斥反动文艺》,并且在教学楼挂出大幅标语“打倒新月派、现代
一 初来城里时,我喜欢骑着单车在一条又一条马路间穿行,从一棵又一棵树身边经过。我是个不记路的人,也记不住路,时常迷路。马路两边的树都长得差不多,街道两侧的楼看上去也没什么区别,这条路跟那条路也没多少差别。我实在分辨不出这些构成都市风景的不同之处,内心深处时常生出一阵阵恍惚和迷茫。 我最终还是在城市里落地生根了,成了一棵城里的树。 只不过城里树有的从郊外苗木基地迁来的,有的是从乡下运来的。一棵
作者简介:唐政,当代诗人,诗评家。曾在大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后辞职经商。已在《诗刊》《作家》《星星诗刊》《青年文学》 《诗歌报月刊》等全国公开刊物发表诗歌、评论1000余篇。有诗作入选各种选本。代表诗作《秋天颂》,代表诗集《纸上尘》。 想念 血液会想念它的源头 骨头会想念 它的每一次挺立和弯曲 脚会想念它走过的路 手会想念它 曾经拿过的东西 眼睛会想念看到的 耳朵会
作为60后诗人,唐政的诗写得端庄、大气,有板有眼,或表或里都体现了一个传统文人绰约的诗风诗骨。“我已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它/而现在/它依然拿不出一条像样的山路/回应我多年的跋涉”(《南山之爱》)。这也是他和诗歌几十年循环往复而又坚定不移的关系。 在中国当代诗人中,唐政的诗歌辨识度极高。他曾经在大学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有着深厚的诗学涵养,他的诗歌张弛有度、气宇轩昂,字里行间总是透出来一种“雅正之气
作者简介:阿航,热爱写作。旅欧十数载,现居浙江青田。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一 自然是秋高气爽的一个日子。 火车从西西里的省会城市巴勒莫出发,一小时后抵达岛的边界。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大海,艳阳高照,海风拂面,白色的水鸟忽上忽下地优雅盘旋。铁路线戛然而止,火车咋办?装入轮渡的船肚子里!虽说前不久去巴勒莫时已经目睹过该场景,但这次我仍没急于上船,逗留在岸上饶有兴致地看着铁路工人把一节节车厢
译者简介:董继平,1962年生于重庆,早年获“国际加拿大研究奖”,参加过美国艾奥瓦大学国际作家班并获“艾奥瓦大学荣誉作家”称号,后担任美国《国际季刊》编委。译著有外国诗集《奥克塔维奥·帕斯诗选》 《勃莱诗选》 《W·S·默温诗选》 《特兰斯特罗默诗选》等二十余部,美国自然随笔集《自然札记》 《秋色》 《野生动物家园》 《荒野漫游记》《动物奇谭录》等二十余部,以及长篇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
作者简介:傅小平,祖籍浙江磐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兼职教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著有《四分之三的沉默》《时代的低语》《普鲁斯特的凝视》《角度与风景》《一米寂静》《夜莺复调》《去托尔斯泰的避难所》等。现供职于上海报业集团文汇报社。(右图) 徐则臣,1978年生于江苏东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人民文学》副主编。著有长篇小说《北上》《耶路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