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自古以来就把农业视为国家治理的头等大事。从2004年到2025年,中共中央连续22年以“三农”为主题发布“中央一号文件”,体现出党和国家对“三农”的高度重视。 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正式对外发布。202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
机器人照镜子能看见什么?答案是:它像人类照镜子练习舞蹈一样,通过镜子调整自己。 现在,科学家开发了一个神奇方法,让机器人能通过“照镜子”学习和理解自己的身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发表了这项令人惊叹的研究,揭示了这一过程。 想象一下,有一个机器人站在一面巨大的镜子前,但它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由2D摄像头和三个模仿人脑的人工智能系统(深度神经网络)构成的“智能镜”
海底火山喷发的原因与岩浆的能量和地下的压力有关。虽然海水确实能够对岩浆起到一定的冷却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能完全阻止火山的喷发。海底的深度可以达到几千米,海水的压力确实很大,但这种压力对地下深处的岩浆影响有限。岩浆的温度极高,通常在1000摄氏度以上,而海水的冷却速度远远赶不上岩浆喷发的速度。 海底火山的喷发主要依赖于地下的岩浆活动。地壳下方的岩浆库积累了巨大的能量,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岩浆会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柔性、弹性、可机洗的纤维计算机。这种纤维计算机仅重 5克,却将传感、计算、存储和通信功能集成于单根纤维,并构建了分布式纺织网络,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体生理监测的需求。 纤维计算机的制造过程采用了创新的柔性电路板技术。研究团队将平面微型设备(如32位浮点微控制器、传感器等)的二维引脚布局映射为三维圆柱形排列,使其能够适配纤维的几何结构。然后,他们将铜导线与微型设备封
动车组的车头设计成流线型,主要是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在高速运行中,列车会面临多种阻力,包括轮轨滚动阻力、气动阻力等。当列车速度达到每小时300公里以上时,气动阻力成为最主要的阻力来源,占总阻力的绝大部分。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空气阻力,动车组的车头采用了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列车在高速运行中与空气摩擦形成的阻力,使空气更顺畅地流过车体表面。随着列车速度的提升,车头就会被设计得
一种可以复制蛋糕、鱼汤等味道的电子舌头能够在虚拟现实中重现食物的味道,但它目前还无法模拟其他影响味道的因素,如气味。2月28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进展》。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贾一真(音)和同事开发了这种名为e-Taste的系统,可以对食物进行采样,并提出在人的口中部分重现食物味道的方法。 这涉及使用与5种基本味道相关的化学物质:氯化钠代表咸味,柠檬酸代表酸味,葡萄糖代表甜味,氯化镁代表
据最新一期《内分泌评论》期刊报道,德国明斯特大学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发现,激素可能有助于治疗和预防皱纹、头发变白等衰老迹象。 衰老可分为内源性(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自然衰老)和外源性(由紫外线照射等环境因素引起)。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不仅是多种激素作用的靶点,也是除传统内分泌腺体外最主要的激素生成器官之一。 多个生物通路会引发皮肤衰老,例如结缔组织降解(导致皱纹)、干细胞存活以及色素流失(导致头
美国普渡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在室内使用香味产品会改变空气中的化学性质,所产生的空气污染程度与室外汽车尾气相当。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环境科学与技术快报》杂志上。 这项新研究调查了香味产品(主要指无焰蜡烛)如何成为纳米级颗粒的重要来源,这些颗粒小到足以深入人的肺部,对呼吸系统健康构成潜在风险。香味蜡熔体在市场上被称为传统蜡烛的无焰、无烟、无毒替代品,是一种让家或办公室散发芳香的更安全方式
蛇年春晚舞台上,穿着花棉袄转手绢的“显眼包”人形机器人迅速走红,后续的销售市场供不应求。该人形机器人研发企业负责人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今年年底前,人形机器人会达到一个新量级,并将于明年应用于一些基础服务业和工业领域。 行走、跳舞、空翻、避障、跋山涉水……世界上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果日新月异。人们购买人形机器人当然不只是为了娱乐,而是要让它们工作。这是不是意味着人形机器人的时代即将来临?它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三农”领域如何在关键之年进一步深化改革,如何在收官之年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共分为六个章节,总体来看,六大章节可总结为“两个确保”“三项提升”和“一个推动”,即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也就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正式对外发布。文件要求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守正创新,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如约而至,再次聚焦“三农”,为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擘画新蓝图。 那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有哪些新信号?又将如何影响你我生活? 信号一:改革意味更浓厚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表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是聚焦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所以“改革”的意味最浓!就是要用“改革”这个法宝来破解农业农村高质量发
新质生产力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农业新质生产力”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被首次提出。专家表示,将新质生产力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具有里程碑意义,明确了以现代科技重构农业生产力的战略方向,标志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入系统性变革的新阶段。 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构建“科技内核”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发布,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聚焦“三农”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央视主播说三农》栏目在解读该文件时表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依然是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关注的内容。怎么拓?三个关键词,人、路、钱。” 近年来,年轻人不爱种地的话题屡次登上热搜。但现实中,一群科技小院的青年学生给出了答案。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这是继2024年首次提出
日前,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其中明确要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发挥“南繁硅谷”等重大农业科研平台作用,加快攻克一批突破性品种。继续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中央一号文件落实看基层,走进安徽濉溪,看这个全国重点产粮大县、国家级制种大县如何以“濉溪良种”金字招牌为牵引,大力推动小麦全产业链建设和农
站在新起点一茬接着一茬干 “水来喽——”随着喷头旋转,水珠均匀洒落在麦苗周围。气温回升,冬小麦进入返青期,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镇陈庄村麦田的喷灌系统正式投入春灌作业。 麦怕胎里旱,返青水对小麦生长格外重要。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陈庄村的农田安上了喷灌设施,可以根据作物需水情况精准调控水量。“喷灌1小时,就能干完过去一天的活,又好又快。”村里众盼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陈书智说,与大水漫灌相
作为“十四五”时期的最后一份中央一号文件,今年的文件内容针对性更强。记者注意到,文件中通过提及的5次“打击”,划定了今年的农业农村治理“红线”,涉及农产品贸易、农村移风易俗、乡村振兴投融资等多个方面,其中打击婚托婚骗、乡村传销等内容都是首次在一号文件中出现。 打击“婚托婚骗”首进一号文件 在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上,文件在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规范农村演出市场等方面给出了更多可操作的方法
2月23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公布。作为202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强调,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 2月2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央财办副主任、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表示,不允许
为婚姻‘减负’,给幸福‘加分’,需要多方发力、综合施策。 “一动不动,万紫千红”“谈钱伤感情,不谈钱没感情”……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顺口溜,道出了我国部分农村地区高额彩礼现象背后的尴尬处境。2月23日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针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提出破题之道,重点强调“综合治理”。 文件提出,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
形态特征 暗绿绣眼鸟体型娇小,甚至比麻雀还要小巧几分。与众多林鸟的“上绿下白”保护色相仿,它们的背部呈现出深绿色,如同历经夏日风雨的叶片;腹部则是灰白朦胧;而喉部与臀部则涂抹着一抹醒目的柠黄色,宛如穿透密林与乌云的一缕阳光。 生活习性 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迁徙季节和冬季喜欢成群,有时集群多达50~60只。在次生林与灌丛枝叶和花丛间穿梭跳跃,或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有时围绕着枝叶
“一边熬夜内卷,一边养生保健”,如今,这样自嘲的年轻人,把健康消费当作新“刚需”。年轻人何以成为健康消费的生力军?充满商机的健康消费市场呈现哪些新看点、新活力?记者深入各类消费场景进行实地探访。 商场超市内,保健品、富含微量元素的食品持续热销;电商平台上,能量补给类、“轻养生”类零食备受追捧;中式养生馆,艾灸、拔罐、按摩等“国潮养生”预约火爆;户外空间里,骑行、越野、冰雪运动等吸引众多年轻人
科普图书作为面向广大人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的主战场,是如今备受瞩目的图书细分品类。在当今数字化时代,新媒体图书营销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简要分析科普图书新媒体营销渠道路径,以期为我国科普图书的营销与推广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新时代背景下,科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筑牢文化自信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培育新时代科学文化的重要性,明确其概念和特性,并探讨如何有效培育新时代科学文化。文章提出,新时代科学文化应具有民族性、继承性、时代性和开放性,它符合时代需求、具有中国特色,并兼具世界意义。针对目前存在的挑战,通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凝练和宣传达成共识的新时代科学文化内涵、推动科学共同体的自我净化、创新科学文化传播模式、构建国际科学文化传播叙事体系、构筑全方位协同保障体系等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新时代科学文化的培育。
在甘肃省古浪县,超30万亩的八步沙林场见证着“六老汉”三代人接续治沙的壮举。经过40多年治沙造林,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的防风固沙带,为10万亩农田筑起“绿墙”。 只等一开春,八步沙林场又要忙碌起来。“今年春天计划造林1万亩,栽植各类苗木200多万株。”林场场长郭万刚说。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来到古浪县八步沙林场考察调研,强调要弘扬“六老汉”困难面前不低头
日前,据太空新闻(Space News)、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报道,一颗临时编号“2024 YR4”的小行星可能在2032年撞击地球,引发全球主要航天机构的密切关注。 这颗小行星从哪里来?是怎样被发现的?我们是否需要为其忧心忡忡? “20年来最危险小行星” 2024年12月27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资助,建于智利里奥乌尔塔多的小行星撞击最后警报系统(ATLAS
2025年1月18日,山东博物馆举办了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文创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暨“绒暖蛇年·文博同行”毛绒文创联展活动,沿黄九省博物馆齐聚一堂,研讨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博物馆文创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此前一日,山东博物馆的“鲁博食堂”正式对外开放,其毛绒文创“煎饼卷大葱”备受游客青睐。 近来,各地博物馆有了新的流量密码——工作人员拿着毛绒玩具和游客一起“过家家”。这种新消费
在线实时检测污水处理出水水质,毫秒级精准计算各项水质指标,突破性提升污水检测智能化水平……2月15日,在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该院教授韩红桂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了团队研发的出水水质智能特征检测技术。有了这项技术,污水处理厂相当于“请”了一位24小时在线的水质“体检专家”。 自2005年读研起,韩红桂便专注于人工智能技术在环保领域的应用研究。20年来,他带领团队持续开展技术创新,将技术应用于城
走马灯,又称跑马灯,古称蟠螭灯(秦汉)、仙音烛和转鹭灯(唐)、马骑灯(宋),汉族特色工艺品 ,属于灯笼的一种,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光学玩具,常见于元旦、元宵、中秋等节日。公元1000年左右,古人就创造了走马灯,许多古籍都有关于走马灯的记述。 走马灯上有平放的叶轮,下有燃烛或灯,点燃蜡烛,热空气上升产生气流,带动灯内叶轮旋转,从而使得灯壁上的图案投影到四周,形成动态的光影效果,仿佛骏马奔腾,栩栩
图书名称:《张秋生谈写作》 作者:张秋生 詹咏(绘) 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 定价:105.00元 海明威说,“写作是一种探索。你从一无所知开始,然后学习。”在儿童文学的浩瀚星空中,张秋生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他的作品以温暖、幽默和深刻的哲思,陪伴了几代孩子的成长。如今,张秋生老师将其多年的写作经验凝结成《张秋生谈写作》一书,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盏写作的明灯,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