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期回头看的特刊。 当你跟着目录翻开它,会回到冈底斯山脉和大雪山山脉,回到喀喇昆仑的川口塔峰,回到喜马拉雅北坡和川西的纷繁徒步线,回到广西的九顿天窗,回到越野跑的赛场,回到珠峰,回到大海。那里有新鲜的故事,也有过去的传说。那里有行进中的中国户外。 在2024年尾声到来之前,第十八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在成都举行。在算不上豪华的剧场,几百人从天南海北赶过来,聚在一起,就像刚刚结束的春节一样,共同
北京时间1月21日,中国攀登者何川、祁柯铭(飞沙)成功登顶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托雷峰(Cerro Torre),实现国人在该峰的首登。此次攀登,何川、祁柯铭抓住了极短的天气窗口,历经五天的持续求索,最终沿Via dei Ragni路线成功登顶。 托雷峰位于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坐落于阿根廷与智利边界,海拔3128米。其陡峭的花岗岩岩壁、顶部覆盖的巨型冰菇(冰雪堆积形成的特殊地形),以及巴塔哥尼亚
在一面1500米高的巨大岩壁上开辟一条新路线,沿着它登顶一座海拔6540米的山峰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很多。这座位于四川西部,地处大雪山山脉贡嘎/岷雅贡嘎山脉,名为嘉子峰的山峰极具技术挑战性。国内外不少顶尖攀登者都曾前来领教过它的凛冽。以新线路登顶,意味着你是国内顶尖的攀登者,意味着可以拿到有着中国户外“奥斯卡”之称的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攀登成就,可以入围国际攀登界最高奖——金冰镐奖的大名单,意味
“咱们下去吧。”攀登还没结束,搭档逍童的声音传到小牦牛耳边。 多年的攀登生涯中,类似情境他经历过很多次。攀登阿妣峰时,天色渐晚,距离顶峰二三十米时搭档的冰爪意外脱落,下撤;第一次登幺妹峰的时候,突然下雪,下撤;第二次登幺妹,搭档高反,下撤。 作为旁观者,主动放弃总会显得有些可惜。小牦牛从没犹豫和不爽过,他觉得这是一名专业攀登者的家常便饭,下撤也是非常常规的决策,这是攀登思想成熟的表现。“登山登
2022年末,被嘉子山上飞石砸中的逍童心里很难想到,短短半年后,自己就多了两重身份。 2023年,彼时的女友已经成为了逍童的妻子。4月,她发现自己怀孕了。逍童成了准爸爸。起初两人都很犹豫,他们还很享受当下的生活,也还没有心理准备抚育一个新生命。 一个更现实的问题是,从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并不只是桌上多添一副碗筷的事儿。登顶幺妹峰后,逍童成了品牌签约运动员,此后他不再为攀登装备发愁,但柴米油盐
2023年10月末,又是一年攀登季,两人如约来到嘉子峰脚下。 小有意外的是,这次攀登,最为痛苦的并不是技术路线上遇到的难点,而是大本营中漫长的等待。回望当时的整个攀登过程,一共耗时12天,但正式攀登其实只有3天,整整9天的时间里,小牦牛和逍童都在营地等待天气窗口。在等待的间隙,逍童想起了家人,但不同于一年前的胡思乱想和错乱,他在憧憬一个确定的未来。妻子已经临近产期,逍童的心里怎么也放不下她。
2024年1月19日,逍童发了一条朋友圈。其中一张图片里,他穿着红色的冲锋衣,腰间挂着一串装备,在垂直的冰壁上攀登。图片里配的文字是:36周爸比登了嘉子,你就是爸比坚持的动力。评论区的大家戏称他是个女儿奴。他确实是个晒娃狂魔,在女儿出生后的4 个多月里,他一共发过11条朋友圈,5 条都在晒娃。 在责任与压力下,逍童给自己的人生上了多重保险,高山向导、攀登运动员、自媒体。但他的内心还是更希望,自己
两年前,《户外探险》约采了刘峻甫,彼时的他还被前一年登顶幺妹峰的赞誉萦绕着。在攀登报告中,刘峻甫写道:“幺妹峰在国内攀登社区似乎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在年轻一代的攀登者应该把目光投向更高、更远的地方了。” 那次采访的最后,谈及之后的目标,刘峻甫没有夸夸其谈,只是略微提到了藏东南和贡嘎山域。 如今回看,彼时的他应该早已经有了清晰的想法。就在文章发布后的半个月,刘峻甫搭档阿楚(陈楚俊)登顶了贡嘎
攀登者,尤其是阿式攀登者,既是一种角色标签,也是一种能力指代。它代表了一个人具备在严酷而冷峻的大山岩壁、冰壁和雪坡上前进的能力,也意味着一个人拥有直面最原始风险的勇气,以及平衡日常生活与攀登世界的耐心。 冷布岗日攀登途中 各行各业永远有新人。过去几年,周松大概是中国攀登界成长速度最快的那一小撮人之一。从2020年加入领攀正式开始攀登生涯后,周松迅速成长,先后完成了勒多曼因、婆缪峰、冷布岗日、皇
去西藏攀登是刘峻甫的提议。在此之前,周松跟大多数国内新生代攀登者一样,视野都聚焦于川西的庞大山域。那里的确有很多值得尝试的山峰,单是贡嘎山域就有中山峰、爱德嘉峰、嘉子峰、日乌且峰和达多曼因等一系列极具开发性的山峰。“在我之前的认知里,除了川西,其他地方都是空白,我都不知道该从哪找信息,怎么接近。” 2023年8月初,刘峻甫跟周松提了想去西藏冈底斯山脉爬3座山的想法。刚好周松那段时间也想出去攀登,
关于这次去西藏,周松提到刘峻甫之前还在川西攀爬时,就关注过西藏和新疆的一些山峰。中国年轻一代的攀登者开始把目光投向那些此前鲜少有前辈尝试的区域并且完成了出色的尝试,也是这次攀登受到国内外攀登界关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去过西藏攀登后,周松也觉得自己的攀爬视野变宽了。“那边山峰资源确实丰富,所以之后也不会再局限于川西,会去到更多的地方攀登,不只是西藏,新疆的一些地方可能也会成为新选择。国内一些好的
更准确的认知有助于形成更立体的定位。在攀爬冷布岗日的过程中,周松一直在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化。据他描述,在此之前,每到一个新的海拔高度,自己通常都会有明显的高反症状,比如食欲不振、睡眠差,甚至呕吐,但在海拔7000米的垭口,以上症状都没有发生。“我觉得那时候我对自己的攀爬能力也有了新的认知。” 在攀登者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攀爬风格。有人快,有人稳,有人激进大胆,也有人保守谨慎。这跟个性相关,
即使近一年多来,已经先后完成了菲茨洛伊峰、阿尔卑斯六大北壁和托雷峰,但何川还是对川口塔峰(Trango Tower)的攀登记忆犹新。 “后来我们再去其他地方,都感觉山没那么大了。做个类比,你可以想像川口塔峰那片区域,就是把Fitz Roy,阿尔卑斯的山全都等比放大,然后复制好几十组放在那。给我的感受是,那里应该就是全世界高山探险最极致的地方了。”何川告诉《户外探险》。 当地时间2023年8月2
相比于前几天的大雪天气,冲顶那天上午的天气非常好,晴空万里。2023年8月2日,站在川口塔峰顶峰,何川难掩激动。他用了10年走到这,而这10年,不论是他本人,还是中国攀登,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3年,已经正式攀登10年的何川和好友孙斌,还有伍鹏等人计划在年内出发前往巴基斯坦攀登川口塔峰。同年6月,同处巴基斯坦的南迦帕尔巴特峰(Nanga Parbat)大本营发生震惊国际的恐怖袭击事件,1
在川口塔峰的攀登期间,何川和另外三队人有过交流,也观察了他们的状态。在他看来,漂洋过海来到喀喇昆仑,攀登川口塔峰这样的知名山峰,对西方攀登者来说,从认知上似乎是一个更容易建立的目标,“他们更成熟,也有参考的案例,可以更容易建立对这样山峰的概念。他就觉得可以去做这个事儿”。 这就无关个人能力和攀登计划准备了,它是一种底层的比较。就像今天的绝大多数中国人不会怀疑电商是否可靠,做电商生意是否有机会,这
Rocker跟拍过不少国外攀登者,在他看来,差距是很明显的。他提到之前跟德国的攀登者一起去爬西天山,“700米的冰岩混合路线,人家早上出发,下午就搞定回来了。这种运动能力上的差距是巨大的。” 何川也对此深有体会。2024年夏天,他和祁柯铭(飞沙)在阿尔卑斯地区一次性完攀了六大北壁,实现了新的突破。但与此同时,他也看到了自己和国际顶尖水准攀登者之间的距离。两人自认为发挥最好的大乔拉斯北壁,用了接近
何川一行人在川口塔峰攀爬的“永恒的火焰”是一条前人开辟的线路。在攀登界,复刻线路还是开辟新线路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Rocker认为复刻前人线路本质上是一个学习的手段,而不是攀登者应该追求的目标,“最终一个优秀的攀登者要把整个群体往前带,所以还是要去开拓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东西”。 在一些关于中外攀登者的讨论中,胆量与想象力是常被提及的关键词。“胆子大源自你对自己的信心和对周围环
2023年4月27日,广西河池市都安县九顿天窗,韩颋历经12.5小时,成功下潜至277.4米深度,刷新了此前由他自己保持的亚洲洞潜纪录。 5个多月后,2023年10月7日,在同样的地方,又一次下潜。最终韩颋和很多最优秀的潜水员一样,留在了水底。 作为哥哥,我陪伴了韩颋的成长,见证了他的探险,也深刻感受到他对生命的态度。 韩颋打破277.4米亚洲洞潜记录获得第十八届中国户外金犀牛最佳探险奖,由
夏日的蝉鸣裹挟着煤渣球场上飞扬的尘土,一个赤脚少年正追逐着滚动的足球。他的脚底被碎渣磨得发红,却仿佛浑然不觉,那是我弟弟韩颋,自小便是如此——对“危险”毫无畏惧,却对“热爱”有着近乎偏执的激情。 我们生长在浙江长兴县,一座被太湖润泽的小城。父母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父亲是一名电气工程师,母亲曾做过老师,我随父姓,他随母姓,取名“颋”是因为父母希望他能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从小我们就是挺让人操心的哥
韩颋在灵婉湖探洞 2004年,韩颋去泰国旅行,第一次尝试了海底潜水。后来他告诉我,那种“失重、悬浮”的感觉让他着迷——当海水漫过头顶的刹那,耳畔的喧嚣骤然沉寂,身体仿佛被无形的手托起,失重感与自由感交织成一片湛蓝的眩晕。“像突然被扔进了另一个维度”,他眼睛发亮,“你能听见自己的心跳,看见鱼群从指缝溜走,时间变得很慢,慢到足够看清每一粒浮游生物。” 他找到了自己的天命。 那趟旅行后,他的人生
2016年,已经是全能型教练训练官(潜水教练的教练)的韩颋来到了广西都安,一下子就被这里丰富的洞穴资源迷住了,“这里会是第二个佛罗里达(世界著名的三处洞潜圣地之一)”他说。 这片喀斯特地貌孕育着300多个水下溶洞,有适合横穿的“唐朝”,有技巧要求极高的“八浦”,有嵌藏着大量古生物化石的“吞烈”,从此都安成了他悉心打造的“达摩院”。 2023年4月27日13点11分,韩颋开始了他的挑战。下潜2分
当天下水前 十多年前,他放弃加拿大绿卡回国,和我提的最多的就是想提升中国潜水公共安全的技术。之前他在国外接触到了很多在公开渠道对中国封闭的技术,他知道国内在大深度潜水安全的技术及理念上与西方的差距非常大。那时候的他就像一个怀揣宝贝的孩子,急迫地想要回到家乡,眼中满是赤子的光。 那是他和我聊潜水最多的一段时间,趣事、异闻,我似懂非懂的专业技术……第一次听到潜水员戴夫的故事也是在那个时候,当最后说
作为家人,我们早已习惯了韩颋的冒险生活。每一次他下水,我们都清楚,那可能就是永别。 2023年10月7日,韩颋的最后一潜。任务本是清理安全绳,为5日后的300米挑战铺路。那晚,九顿天窗的水面平静如镜,他像往常一样对鱼庄老板嘱咐:“老样子,3小时后上水吃酸汤鱼。”然而,命运却在这一刻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凌晨,韩颋的学生马磊在50米深处发现了他的备用CCR,完好地悬挂于石壁。那一刻,马磊的声音在
2025年春节前,小祝正收拾行李准备出发去云南徒步。舅舅打来电话,试探着问他今年要不要一起过年,又一次被婉拒了——自母亲因病离世后,小祝搬到康定的一家青旅定居,一待就是五年,也再没跟家里人一起过年。 小祝不太喜欢热闹的节日,尤其是象征团圆的春节。在社交媒体上,他是有数十万粉丝的户外博主,视频里,他总是不急不缓地分享着,但在生活中,小祝内向得很明显—— 在人群里, 个子颇高的他常下意识地站在一边。
小祝本名祝光跃,接触户外的人都更熟悉他的另一个名字:户外小祝。在社交媒体上更新的视频中,小祝总是独来独往,穿梭于各类户外路线。 2022年2月,小祝在康定郭达山尝试新线路时,攀附的岩块突然崩裂,整个人从4米高处垂直坠落,随后他听到自己的身体跟岩石碰撞后发出了一声沉闷的巨响,一阵剧痛从脚踝处传来。 暮色四合的山谷里,小祝蜷缩在碎石堆中,等到疼痛稍微缓解,他才发现脚踝已经肿起,淤青迅速蔓延开来。咬
2020年8月,开在老家的店铺被洪水冲毁后,小祝带着最后的积蓄来到康定贡嘎国际青年旅社,随着时间的推移,积蓄越用越少,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直到小祝刷到户外博主“流浪Cookie”发布的珠峰东坡徒步视频,看着视频下面的播放量和点赞数,他有些兴奋,“或许我也能试试。” 贡嘎东坡的陡峭山路上,小祝背着沉重的编织袋,弯腰捡拾散落的垃圾。他左手紧握着一部旧手机,镜头摇晃着记录下自己佝偻的背影。 那时
2023年6月,一条喜马拉雅北坡穿越计划的视频将小祝推向流量高峰。 得知小祝的徒步计划后,微信群里的朋友自发给他凑了6000元路费。他还收到很多想要资助的私信。“他们说要给我转钱,我很感动,但我没收。”为了更好地拍摄,出发前小祝借钱买了1TB内存的新手机,“买手机一半的钱都是借的”小祝说。 穿越喜马拉雅北坡途经叶优措 一直以来,小祝都觉得西藏的喜马拉雅北坡特别迷人,那有库拉岗日、珠峰东坡、希
小祝在贡嘎西山脊环线徒步,第一次看到帽子云 小祝出生于新疆轮台,后来在四川荣县长大。6岁那年,父亲意外离世,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母亲一人肩上。 小祝的母亲独自经营着一家豆花饭店,在小祝的记忆中,她总是被炉灶的烟火和腾腾热气环绕:从天还未亮准备食材,到晚上送走最后一位顾客,一天到晚总是忙个不停。 一天早上,小祝正准备去上学,听到豆浆锅翻倒的声响。他赶紧跑下楼,发现母亲正蜷缩在水泥地上,大腿上鼓
进入冬季后,康定贡嘎国际青旅逐渐冷清下来。住店的旅客越来越少,临近春节,青旅里只剩下两三个长住的义工,小祝是其中之一。 一场雪后,天色初霁,青旅的空气中弥漫着柴火味,远处传来隐约鞭炮声。小祝正整理装备,手机屏幕突然亮起。 “要不今年回家过年吧……”电话那头的声音裹着叹息,小祝顿了一下,小声地回:“舅舅,我还在路上,今年就不回去了。”2025年的春节,他依旧选择在户外过。“老家还有亲戚,但好长时
“2024年11月4日晚9点,无风,海面蒸腾起雾,四下空无一物,只有远处渔船的灯光氤氲不清,海平面像镜子一样,第一次见到如此安静的海感到莫名的心慌。12点左右雾气散去,船渐渐起了一点速度,这个场景后来经常潜入我的梦中……” 这是第13届海帆赛(环海南岛国际大帆船赛)比赛中的一个切片,桅杆手Lisa将之记录在了自己的航海日记中。 比赛的最后一天,海上出现了持续的风力。Lisa刚睁眼就发现队友在欢
在帆船航海的早期阶段,航海是与男性力量紧密相连的。在海上,船员用最简单的食物和睡眠维持生命,还需要与汹涌的风浪作斗争,操作沉重的绳索和风帆。这一切都曾被认为是女性无法做到的。 现在女性已经在各种维度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在帆船领域亦是如此。 如今许多帆船赛事都会鼓励女性参与航海。比如欧洲的双人费加罗跨洋,便要求必须是一个女船长加一个男船长。全球顶尖的职业比赛,沃尔沃环球帆船赛也要求参赛团队必须至
在短短的一个月内,佩娜就召集起一支来自天南地北的船队,刚好赶上2023年的海帆赛。 因为是全女子团队,加上成员之间磨合时间短,许多队伍都没有把她们当作正经的竞争对手,认为她们最好的结果就是安全、顺利地完赛,“一堆女孩子玩一玩嘛,能顺利跑完就不错了。” 但佩娜和船员们一开始的目标就是“站上领奖台”。 Peina Wonsea参加的是海帆赛全环组,帆船从三亚出发,经海口再回到三亚,绕海南岛一
帆船是一种极其考验团队协作力的运动,船上所有的操作都需要队友配合完成。 比如桅杆手在升降帆时,需要撩手配合牵拉绳索,如果撩手没有及时拽绳子,桅杆手就会稳不住重心,严重时甚至会被甩在海里,而撩手又需要听舵手的指令调整帆的状态。每个人的工作都是无法被替代的,任何一个人掉链子都会影响整体。 而Peina Wonsea团队磨合时间短,成员的国籍、年龄、资历都不同,对同一件事可能有不同的认知,配合起来比
同样的,男性与女性的差距在帆船上也被淡化了。女性的确有生理性的弱势,但在艰苦的环境中,她们会爆发出勇气和力量,总能找到合适的方式解决这些独有的问题。 女性在航海期间可能会遇见生理期,但海上的条件并不支持使用卫生巾。首先裤子的穿脱非常麻烦,航海裤是背带式的,裤子外面还需要穿一件航海服,再加一件救生衣。另外船上风浪大,一不小心就会浑身湿透。 所以在海上都需要使用卫生棉条,可在船晃动时操作棉条的
木子坐在后座,车窗外是大都市的车水马龙与灯红酒绿,车窗内,他跟兄弟们开起玩笑,说筹不到钱就准备卖房了,自己今年一定要去登飞珠峰。如果没地方住就靠兄弟们收留了… … 几个月后,木子从珠峰上用滑翔伞成功飞下,随之完成的,还有一部记录木子飞越珠峰的影片《珠峰飞行指南》,2024年11月,该片获得了第十八届中国户外金犀牛奖的最佳户外影片。 此刻你脑中浮现的故事走向是什么?木子一战成名,名利双收,走向人
“你觉得什么样的人会去登珠峰?” 在21世纪,珠峰探险已经极度商业化的今天,面对这个问题,普通人依旧觉得与自己颇有距离。面对巨额花费,有人说:“假如我有30万,我也想去试试。不过假如我真有30万,我一定不去。”有人没当回事,开始唠起家常,“我跟你说养孩子就是登珠峰……”有人笑说闲得很的人才去爬珠峰,有人觉得这事儿只属于有梦想的人…… “那你想从珠峰飞下来吗?” 街上骑着摩托车的人一脸诧异:“
这趟行程被镜头记录在《珠峰飞行指南》之中。片子的基调在拍摄之初就已经明确。导演李珩告诉《户外探险》,启程前往珠峰之前,他看了许多关于珠峰的影片,包括国内的《珠峰队长》和《无尽攀登》。对于这些影片中展现的惊险画面和攀登过程,他坦言自己的团队无法做到更好。 另一方面,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珠峰攀登的商业化服务日益成熟,成功登顶的案例已达数千。置身于高度专业化的“保姆式”服务中,哪怕攀登过程包含壮
第十八届中国户外金犀牛颁奖典礼结束后,《户外探险》又跟李珩聊了聊,除了影片本身,也聊到了关于中国户外影像的话题。 李珩始终觉得自己不算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户外摄影师,只能说是“半吊子”户外摄影师。在他的定义里,合格的户外摄影师得既擅长户外又会摄影,而自己在户外领域还不够专业。 “我自己觉得最理想的状态,是在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前提下,把户外摄影当成一种热爱,而不是一份工作。”年近40岁,从业多年的李珩
2013年,一位怪才导演为了拍摄的绝对真实,脑洞大开地跑到加拿大偏远寒冷的艾伯塔省,花了大半年种下了3000亩玉米地。这部电影,叫《星际穿越》。 2023年,一群动保青年为了挽救濒危的猛兽,剑走偏锋地在山西和顺县租下了82.45亩土地,干起了大规模种植农作物的活。这个项目,叫豹乡田。 同样都是种地,但玉米种一茬便能换钱,而想让中国独有的旗舰物种——华北豹重新繁衍、长久栖息,则远远不是耗时半年就
按照猫盟的描述,豹乡田是一个基于三个村庄(乐毅村、小南沟村和饮马池村)的社区保护项目。这是华北地区首个以社区与大型猛兽友好共存为目标的社区保护实验性项目,它将为华北豹在整个北太行山区的恢复提供社区管理样例。 翻译成人话,就四个字:社区共存。社区,是指除了要保护的华北豹,还有生活在此的人、农耕作物、飞禽走兽、山水林涧等组成的生态总和。 再往下深挖一层,豹乡田想探索的远方,不仅仅是修复碎片化的华北
豹乡田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大猫说:“三个村就像是打进和顺华北豹核心栖息地里的一个叉子,尽管隔断了森林,但这种宽敞深远的沟谷却又是野生动物们最喜欢活动的地方。”更好的是,比起外面的喧嚣,这里僻静,关键人对豹还有感情。 三村交汇的沟谷农田,既是豹子等野生动物们的核心栖息地(据项目开启时估算约有5 只豹子生活在附近),也可以认为是导致栖息地破碎化的因素。 可感情归感情,指望乡民们单凭感情就长久地、自发
动植物的事儿解决了,天平另一端的人成了新重点。事实上,自豹乡田种植合作社成立起,就陆续有几十位老乡参与帮忙种植,“开始有了一种类似于甲方、乙方的关系,背后有了金钱的驱动和需求”。 然而,雇佣式的利益捆绑,太容易散了。起先,成员们会时不时收到不同老乡们抛来的问题“干活能不能叫上我?为什么用他的不用我的(地)?为什么一天的工费是100元不能是120元?”到了去年8月末,成员们发现种植的2.4亩糯玉米
“如果今年我西部100比得好,我就去速攀慕士塔格。”向付召语气欢快的宣布,有着近50年历史的美国西部100越野赛,是她今年最重视的一场比赛。 2024年,向付召拖着一条伤腿,夺得西部100女子亚军。今年什么样的成绩才能算“比得好”,不言而喻。 作为一个精英跑者,向付召喜欢用“ 负分割” 跑法,比赛后半程用时比前半程更少,这就像她自己的职业生涯。她用了四年时间,从香港100的第四名,每年提升一个
在UTMB起点线上,向付召是一群瘦高个白人中身材最娇小的那个人。 跑友们叫她阿拉蕾,她的外形也确实十分神似,带着镜框大大的眼镜,小小的身躯内能够爆发出巨大能量,这股能量支撑着她完成长达百英里的跑动。作为跑者,向付召已经获得了很多荣誉和头衔,提名过全球越野跑人物,得过金犀牛,在富士山、港百、西部一百这些著名赛道上创下过记录,但她始终还在为UTMB而努力。 UTMB是百英里越野跑赛事的圣杯,在参赛
一直以来,向付召都是用本能在奔跑。 在她生长的重庆万州乡间,梯田、树上、岩石上都有过向付召的足迹,她经常提及小时候在梯田上跑下坡的比赛,说是跑,其实是一级一级跳下去。她喜欢睡懒觉,别人上学都是走着去,她总是跑着去,在乡间田埂上飞奔3 公里,若是雨水将土路变成了泥巴路,偶尔她还会从田埂上摔进水田里,还要飞奔回家去换一身衣服。 学校的运动会,她二年级跳远,三年级跑400米,五年级跑800米,她
也正是在港百的赛道上,向付召认识了梁晶。 2018 年的港百起点前,向付召突然发现自己忘了带强制装备冲锋衣,正发愁的时候,梁晶借给了她一件。后来,梁晶成为了当年港百第一名撞线的选手。 当年港百的冠军却是祁敏。梁晶虽然以9小时28分35秒率先撞线,但赛后遭到投诉,称梁晶在赛道上抢走了其它选手的水壶,虽然赛后梁晶发表致歉,成绩还是被取消掉了。但第一名冲线就是第一名冲线,梁晶的跑步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对于许多运动来说,30岁已经算作高龄,或者到了退役的年龄,甚至早已退役。但对于长距离耐力运动员来说,并非如此。庄主和K天王最近一次夺得UTMB冠军时均已超过30岁;2019年实现人类首次马拉松破2的时候,基普乔格即将年满35岁;完成幺妹峰梦幻之路获得金冰镐的时候,米克·福乐已经46岁。 在越野跑项目上,年轻的运动员似乎更愿意参与50KM或者70KM这些较短距离组别的竞争,而在UTMB组别中,
2024年向付召第三次提名了金犀牛最佳越野跑人物并最终获奖,近几年,向付召的成绩一直在稳步提升,不论是2024西部100的亚军,还是排名逐年提升的UTMB,向付召已然不需要再证明自己,不过她的进步不会停止。 从2020年夺得港百冠军开始,向付召觉得自己开启了一个新的境界,而2024年夺得西部100亚军之后,她觉得自己又开启了另一个境界,境界的名称,叫做情绪稳定。 “UTMB对我来说是有挫败
2009年深秋,21岁的温钧浩蜷缩在成都开往林芝的长途大巴上。沿着318国道进入波密后,原始森林在雾气中若隐若现。金字塔般的角峰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他贴着玻璃,瞳孔中倒映沿途的风景——彼时的温钧浩还不知道这片土地的名字,但命运的齿轮已悄然转动。 “当时只觉得震撼,像闯入了神的领地。”多年后,温钧浩仍清晰记得那份悸动。那天起,这个成都青年的人生轨迹就开始和藏东南的雪峰不断交织——他频繁往返于川西、
“自中村保的《喜马拉雅以东山岳地图册》之后,《藏东南雪峰图录》再次将藏东南这片神秘的区域推至大众视野,而且与中村保的著作相比,《藏东南雪峰图录》的文字和图片更为丰富,可以说是前者的扩容版和升级版。”户外媒体人杨浪涛评价道。 杨浪涛所提到的的中村保,1934年出生于日本东京,自1990年到2014年深入中国喜马拉雅以东地区进行探险考察。2016年,中村保出版了《喜马拉雅以东-中国西藏的阿尔卑斯:山
斯木岗雪山 藏东南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和横断山脉的交汇处,是青藏高原降水最多、气候最湿润的地区。每年6月至9月,印度洋季风裹挟着丰富的暖湿气流,沿着雅鲁藏布大峡谷涌入,众多高山和极高山的高海拔地带降水以雪花形式飘落,孕育出了青藏高原最大规模的海洋型冰川群。 这里是孟加拉湾暖湿气流的温床,北半球海洋性冰川最密集的区域。冰川如巨斧劈开山脉,雕刻出角峰、刃脊和金字塔状的雪冠。英国植物学家
1998年11月,雅鲁藏布江畔,税晓洁随漂流探险队深入这片神秘之地。他爬上一棵大树,冰晶玉洁的加拉白垒峰近在咫尺——冰川末端的冰舌伸向莽莽林海,冰舌下的乱石滩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美得像画。 税晓洁被深深震撼了,他忍不住攀上更高的树枝,将相机固定在云台上,屏住呼吸,拍下了一组照片。他的心中涌起一种冲动:“那一刻,我有了登山的念头,那种冰清玉洁的诱惑,真是难以抗拒。” 多年后,税晓洁回忆起这段往事,
狭义藏东南的西界,是一条天然阻隔水汽继续西扩的屏障,从错那县的国境线开始,向北经错那县﹣曲松县﹣增期乡﹣米拉山垭口一线,延伸至比如县南部的怒江为止;怒江是狭义藏东南的天然北界;其东界为伯舒拉岭一线;南界直达中国国界。 狭义藏东南的核心区,拥有最密集的雪峰丛林。6000米以上的雪峰有373座,5000米以上未登峰超过1200座,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相当于近三个瑞士的国土面积。 在这片广袤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