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2025年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全体会议暨职业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加强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在文艺界深入人心,初步建立起人人关注行风、持续建设行风、共同守护行风的工作局面。接下来,将持续强化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让崇德向善、德艺双馨的行业新风正气浸润到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心中。 曲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曲头】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光明媚最宜人。 人逢春色, 长精神, 神州处处花似锦, 锦绣中华飘彩云, 云淡风轻溪水暖, 暖流清澈赏金鳞。 【南锣】 过惊蛰,是春分, 抓农时,抢耕耘, 人工机械齐上阵! 【北鼓】 清明时节雨纷纷, 建梯田,防护林, 科学管理要跟进。 【罗江怨】 播种在希望的田野, 绿油油广阔无垠。 放眼看山清水秀, 五彩缤纷。 新时代新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工作,延续城市文脉”。城市病的治理和修复,是人类在城市时代之后面临的最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不仅有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等多元因素的综合作用,同时也包括了自然、资源、历史、现实等多重矛盾的相互影响。在我国当下的城市发展中,无论是硬件方面的“城市病”,还是软实力方面的“城市
传统艺术在市场环境下面临的生存困境是我国文化产业综合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尽管近年来依托政策支持与业界努力,剧场、书场独见“银发族”的情况已有所改善,但传统艺术的守正创新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虽然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瑰宝被列入非遗保护名录,但我们的欣慰与担忧仍然是并存的。困局来自许多方面:作品囿于一隅,演员青黄不接,观众日渐流失,以及诸多各家难言之经,但若要究其根源,仍应回到传统与现代这对矛盾中寻求答
作为一门历史悠久的艺术,曲艺生根发芽并于地方文化的滋养中日臻成熟,在艺术上往往呈现出极强的地方性,不仅内容取材于当地的生活,而且说唱所采用的语言也往往是地方方言。与此同时,曲艺往往会对当地的文化产生反作用。“改造说书”运动中的陕北说书就是这种双向影响的一个绝佳例证。回溯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在从“旧”到“新”的艺术蜕变中,陕北说书既获得了新生,也成为了曲艺参与地方文化、革命文化的宝贵样本。这对于今天
人类创造了灿烂的城市文明,中华民族也建造了大量繁荣的城市。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城市得到了极大地发展,但也因为包括文化相对缺失在内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产生了“城市病”。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核心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延续城市文脉是城市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曲艺艺术有着鲜明的地方性、亲民性、大众性特点,深受群众喜爱,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曲艺艺术大有可为。 一、城市略论 城市是人类文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注重传承城市文脉”,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功能是城市的主体功能之一,城市文化是城市现代化的根基,是城市的气质和灵魂。曲艺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相当一部分曲种伴随城市的发展而茁壮成长。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古老的曲艺艺术唯有守住自己的根和魂,才能更好地传承发展,才能更好地为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助力加油
夏文兰是当代女相声演员的代表,她与丈夫倪明自1984年起合作了30余年,被誉为“中国男女相声第一档”“笑坛并蒂莲”,撑起了男女合演相声的一杆大旗。夏文兰在相声创作和表演中发现了女性,发掘了女性,形成了值得借鉴的女相声演员表演范式,并为女相声演员和男女相声留下了大量相声经典。2015年8月,夏文兰因病逝世,成为曲艺界永远的遗憾。时过境迁,在夏文兰女士逝世十周年的时刻,再次回顾其数十年的从艺经历,分析
2024年,曲艺舞台佳作不断,亮点频现,守正与创新、多元与包容、交流与融合成为年度关键词。曲艺人不断观照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深挖丰厚的历史传统,推动内容创新,提升精神内涵,以更多原创作品展现了新时代的风采;适应数智时代要求,丰富演出业态,以更多艺术手段和传播平台呈现了曲艺之美。 新创作品关注社会热点 反映普通人境遇 关注国家和民族命运、讴歌人民、礼赞英雄从来是曲艺创作的永恒主题。2024年围绕
“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历史演进,而中国式现代化尤其显示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紧密关联。近代以来,借由西方理论资源改造中国传统文化和制度曾经是中国人探求自身现代化道路的一条主线。而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日益显现出其在避免西方现代化的种种弊端和孕育新型现代化道路中的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门类,曲艺诞生和成长于诸艺杂陈的演出环境。无论是街头、庙会一类的露天表演,还是瓦舍勾栏、书馆茶社等专业场所,艺人都是各展所长、博君所好。因此,这也就造就了江湖卖艺多元、综合的行业特征。曲艺与戏曲虽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却在题材内容、表演特色和艺术追求等方面有诸多相通之处。其中,苏州评弹中的“书中戏”现象更是这一规律的充分体现。它看似是两种演艺形式的简单嫁接,实则达到了“一加一大于
曲艺是一种起源于民间、流传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的艺术,因为它根植于民间,以浸润生活、通俗易懂、淳朴无华、土味十足为特征,以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和社会现象为主题,以大众能即时吸收、即时消化的表达方式,用多种表演形式、多样表演风格,简单而生动地讲述与黎民生活、社会百态息息相关的故事,深得各阶层观众的理解和欣赏。曲艺是一种具有鲜明民俗民风民情特色的艺术,流传千年,以其浓厚的地域色彩和文化韵味代代相传,生生不
相声,作为中国曲艺艺术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以其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的情节设置和生动的表演,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让人捧腹大笑,还能反映社会现实、传递价值观念。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相声创作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参与者—人工智能。这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创作的相声作品与传统创演模式的相声作品之间差异的关注和思考。在传统创演模式的相声创作中,作者
2020年,《关于做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的通知》强调了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提出分类采集梳理文化遗产数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奠定基础。随着大数据、知识图谱、深度学习等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其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传统人文学科领域并催生出数字人文理念,数字人文将计算机学科与人文学科紧密结合,通过数字技术深度开发档案资源,为传统人文学科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使传统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曲艺人应在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探索新时代曲艺艺术的价值重构路径,推动其市场化开发。 如何推动新时代曲艺艺术的价值重构与市场开发,是每一位曲艺人都应深
甲 您看相声这门艺术啊,年头不短了。 乙 历史比较悠久了(老态)。 甲 嗯,这就刚打土里刨出来的。 乙 (动作:拍打身上的土) 甲 所以我们相声演员有义务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乙 这是我们的责任! 甲 在这方面,我们也是各有所长。 乙 哦,您打算尝点什么啊? 甲 尝点什么像话嘛,擅长! 乙 哦,那您擅长? 甲 我擅长,诗! 乙 诗歌。 甲 你好,师弟!(握手)
合 妙曲雅韵何处寻?大小河街觅芳尘。高腔号子听不够,走马楼里尽知音。你看舞台上有人在演唱,正是传统曲目“王昭君”。 【《昭君出塞》选段 甲 怀抱琵琶马上弹,千秋琵琶做胡语,万般思念寄琴弦···· 众 (白)停!停!停一下—— 乙 演员正演唱,有人却喊停。全场都震惊,起身探究竟。只见一人跑上台,望着那伴奏的琵琶出了神。演员一看不对劲,急忙连声来询问。对方完全没反应,只念着琵琶上的4个字——痴
【时间:当代。 【地点:某国企总经理办公室。 【人物: 马主任: 男,40岁,喜欢小题大做,自己多想又怕人多想,简称“马”; 小 杨:女,30岁,总经理秘书,简称“杨”; 小 张:男,临时工,28岁,简称“张”; 姚 总:男,50多岁,简称“姚”。 【布景: 办公桌椅、台灯,背景上有“临时指挥部”字样,以及“工地临建房位置图”和标注着“1号工地”“2号工地”“3号工地”“4号工地”等
乙 朋友们,大家好!我往这儿一站您就能看出来,我是一位青年的、优秀的、卓越的表演艺术家。但艺术家也有苦恼啊,什么苦恼?钱太难挣了…… 甲 老师你好! 乙 看见了吗?我粉丝。 甲 您是当代的表演艺术家,演什么像什么? 乙 签名吗?我带着笔呢。 甲 我这次来就是想请您帮我演个戏。 乙 演戏,演什么角色? 甲 扮演主任。 乙 什么? 甲 主任。 乙 主任可多了,最起码你得先告诉我怎么
甲 火红的灯笼高高挂, 乙 喜庆祥和满华夏。 甲 又是一年春节到, 乙 人人脸上带着笑。 甲 我们俩就在河西非遗小分队, 乙 带着满台节目,来慰问干休所的老前辈。 合 对,慰问革命老前辈。 甲 我们挂吊钱儿,贴福字儿,秦琼敬德俩门神儿。 乙 左右对联儿写金字儿,幸福的日子越过越有趣儿。 甲 这过年的民俗里蕴含着非遗文化, 乙 非遗文化进万家。 甲 非遗传承有意义,体现了中华民
甲 非常高兴能站在XX的舞台上,这里是XX的故乡,您的掌声听着都那么公正,还热烈,用我们当地话叫“我脸上有光啊”! 乙 对,我也脸上有光。 甲 你哪有脸啊? 乙 你得了奖,我就不配有脸了? 甲 那你说说,你的脸在哪? 乙 (比划)这就是我的脸。 甲 这一堆都是啊? 乙 什么叫一堆啊? 甲 这不是脸。 乙 这是什么? 甲 这叫面部。夸您表演生动,面部表情丰富。 乙 (比划)那这
歌者 长白山林涛吼峡谷震荡,鸭绿江浪花舞碧水欢畅。太阳最先从这里升起,照耀着山水环绕的小村庄。小村庄名字就叫岔路河,居住的都是朝鲜族老乡。民风淳朴邻里和谐,幸福美满日子兴旺。每当月亮从云中露出笑脸,总有那悦耳的歌声随风飘荡。 鼓手 (白)昭挞(朝鲜语赞美的意思)。美丽的村庄,人间的仙境! 歌者 村东头住着一户人家,独门院儿干净立整又敞亮。阿妈妮年龄已是七十出头,手脚利落耳聪目明身体棒。老人家拥
北京曲艺团献艺庆春节 1月25日、26日、30日、31日和2月1日,北京曲艺团在北京艺术中心剧场陆续为观众献上《笑满京城》相声专场和“恭贺新禧”春节曲艺专场演出,让观众在笑声中欢度新春佳节。(曲讯) 中国曲协开展“强基工程”新春特别行动进军营活动 1月18日,中国曲协在京开展“强基工程”新春特别行动进军营活动,组织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深入基层,用内涵丰富、深受欢迎的曲艺作品,推动优质文艺资源直